武汉服装企业做生意有个惯例:一季一、二个流行服装款型主打,一哄而上,单款可卖上万件。这种短期赚取利润的套路,欲称“起槽子”。当年,汉派服装藉此而兴。
上周末,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组织沙龙活动,以创品牌为主要议题。与会的众多服装企业老板表示:尽管现在都想做品牌,可是在效益面前,大多数人无法抵御诱惑,还是要短线操作“起槽子”。
SBO业主汤博惠说得直白:“做品牌讲究设计个性。为避免库存,一般新款成衣套数少,进货千米左右布料足够。如果卖得好,追加产品数量有20天订货期。可这20天不能停产,如果此时市面上某种款式卖得火,谁的心都会痒痒。最后,不知不觉走上追款之路。”
明明知道做强做大企业非走品牌之路不可,但又缺乏抵御眼前诱惑的定力,汉派服装企业在创个性化品牌和追款“起槽子”之间摇摆,患得患失,最后偏于“起槽子”。尽管服装不伦不类,非长久经营之计,但短期内可捧回大把钞票,有的企业乐此不疲。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思路严重影响江城服装业整体档次提升。数据显示,武汉服装千家企业,年产值仅100亿元,远落后于年产值500余亿元的深圳、杭州同业。
据介绍,深圳、杭州很多服装企业起步晚于武汉同业,但这些企业开始就立足做品牌,不少企业不过1-2年时间,盈利能力就超过先行的“鄂军”。
本地服装学界人士曾屡屡献计企业老板,以独立设计提升附加值,放弃“起槽子”的近视行为。也有企业从善如流,可惜“盟军”单薄,探路几年,行业整体“突围”尚未成功。
诸多武汉服装企业主从汉正街做批发起家,自认有20余年市场经验,“许多款式扫一眼就知道好不好卖”,不太听得进时尚设计师意见。业主思维主观、独断,一些企业就算请来设计师,往往也只允许其当老板思想的“代言人”,把设计师当裁缝使用。时间一长,这些设计师空有一脑袋学识,壮志难酬,只好拱手作别,远走他乡,另觅知音一展抱负。
放权多的老板也有烦恼。千惠公司老总黄荣耀介绍,他曾请3个设计师设计一季服装,无奈3个人3种想法,彼此之间常有争执。“我每天要四处灭火,比以前操的心更多。最后不得不把这个设计团队解散。”
专家担忧,武汉服装业如果还不做响品牌提升附加值,利润空间会越来越低。“起槽子”思路再不调整,和深圳、杭州等地同行的差距将更加拉大,“二次创业”更艰难。
来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