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某些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会给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这些买不起名牌的学生有的会选择购买假名牌,有的甚至会主动和同学疏远——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王宁教授认为:不仅是大学生,所有的人都应该培养一种平民意识。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宣扬等级分化,不应该因为一个人贫困就歧视他,因为一个人富有就攀附他。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互相尊重,我们的社会也才能更和谐。
一件400多元钱的ELLE运动连衣裙让小美有些魂不守舍。正在上大三的她最近打算为自己采购两件“像样的”春装,但苦于囊中羞涩,每次她都是空手而归。“肯定会被笑话的。”小美耷拉着脑袋走出商场,消失在拥挤的公交站台上。
在北京几所大学的校园里,记者发现,不少年轻人还没有挣钱,就已经是从头到脚一身名牌了。
为了了解消费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文化频道合作,从4月20日开始,联合实施了一项关于品牌消费的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在参与调查的1150人中,买东西时看重品牌的占77.8%,只有1.8%的人表示不会受品牌的影响,另有20.4%的人态度模糊。
名牌的东西到底好在哪儿呢?在北京上学的研究生小李告诉记者:“名牌和非名牌区别很大,质量和做工都不一样。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用着省心。”自从适应了大商场的购物环境,信赖名牌产品的质量之后,小李已经不在内蒙古老家买东西了。“家乡没有大商场,所以不在家乡买,都攒到北京来买。”
小李还说,如果以后收入高,她肯定会选择更高档的服装品牌,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这项调查中,有43.7%的人表示他们的消费原则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另外,还有约三成的人对品牌消费也持比较理性的态度,他们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和个人喜好等因素,不会一味地追求名牌。
刚从山东大学毕业的蒋雯告诉记者,她在买东西的时候有自己的算计。“一般都是趁商场换季打折时去买,会便宜很多。”对于这种比较实用、理性的对待品牌的态度,42.7%的公众表示了赞同态度。
大部分人对名牌的喜爱是由于它代表了品质的保证,但也有13.8%的人给名牌附加了更深的含义———身份的象征。
想显示“身份”却又囊中羞涩,不少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购买假名牌。“有时候我会去批发市场淘一些假名牌或者外贸产品。如果淘到一件质量好,价格又便宜的假名牌,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一般人看不出来是假的。”蒋雯得意地说。调查显示,像蒋雯这样经常购买假名牌服装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55.6%的人有过购买假名牌产品或水货的经验。
对此,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王宁教授认为,在社会上,公众确实是用名牌服装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是大学生现在还没有收入,社会地位也还没有开始分化。大学阶段就讲名牌,是通过家族的资助,把一个还没有分化的群体人为地划分了阶层,这等于是把家庭的社会地位带到学校来,是不好的。“家庭的经济能力怎么样是家长的事,它不能代表你自己的地位。这种观念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客观上会带来一个不好的效果,就是消费的攀比。”
王教授还指出,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某些学生的炫耀性消费会人为地提高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给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带来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
小美的苦恼就来自这种情况。
小美的家庭条件一般,自从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上了大学,母亲就到北京打工挣学费。小美平时省吃俭用,没钱参加同学们的聚会,就只能主动和同学疏远。王宁教授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排斥”。他解释说,大学生的消费不仅仅要考虑到收支平衡,还要考虑社会平衡。比如别人请我吃饭,我也必须回请。如果我不回请或者回请的标准很低,我就会被这个圈子所排斥。所以很多学生宁愿选择自我排斥。
然而,小美还是渴望与同学交往,在她看来,这种融合要从穿名牌服装开始。同宿舍的姐妹经常给她传授经验:“一个人的衣着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服装的投入应该是最多的。”
小美最终还是没能下决心花掉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买一件衣服,但她表示“现在买不起,工作以后我肯定会买的”。
调查数据显示,影响公众品牌消费的第一要素是收入水平。“大学生群体没有收入来源,消费行为更应该有正确的引导。”王宁教授承认,大学生的消费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校园里有些学生在倡导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他们的虚荣心态和炫耀行为造成了一种示范效应,这对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外部压力,也会导致消费水平水涨船高。”他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挣钱、花钱。大学里应该倡导一种平民意识。“消费不是浪费,大学生买东西应该以实用、节俭为主。”
在王宁看来,不仅是大学生,所有的人都应该培养一种平民意识。“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宣扬等级分化,不应该因为一个人贫困就歧视他,因为一个人富有就攀附他。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互相尊重,我们的社会也才能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