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该服装厂负责人还在为这个故事感到心痛,“他不知道,他穿的这套西装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它确实是法国的牌子,只不过是我们生产后贴他们的牌子罢了。”
怎么就没人相信成都能生产好质量的服装?”成都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郑万勋向记者透露,目前成都市场上的服饰品牌有3000多种,而真正贴着成都品牌的只有100多种。在这3000多种品牌中,70%就是本地生产的,“他们无一例外贴的是外地牌子。”郑万勋很沉痛地说:“成都服装业虽然有技术有规模,但只能靠贴牌为生,已成了别人的‘奴隶、殖民地!’”
服装,说到成都产品,就有人说“成都哪有什么穿得出去的品牌?一说成都服装就让人想起荷花池批发市场,假冒伪劣、地摊货。”下面两人的观念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买成都造的服装就自己丢脸?
外资职员的观念
7月3日是星期天,陆梅将记者带到她在武侯名苑的家,她打开衣柜一件一件给记者介绍她的衣服,“都算比较有名的品牌吧,干我们这种工作是比较重视形象的,不能穿得太差。”
陆梅是我市某外资酒店公关部职员,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买些品牌还能应付。她称,每月工资的1/4用在了穿上,上班时穿职业装,而下班后又要经常参加各种聚会,“圈子里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中高收入群体,是比较重品质的。”她认为,追求服装品牌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生活品质和身份的象征。
陆梅告诉记者,她衣柜里的衣服价位都在600至1000元之间,而且都是香港、福建、广州、上海品牌,这些品牌在国内颇具知名度。说到为什么不穿成都品牌,陆梅笑了:“成都哪有什么穿得出去的品牌?一说成都服装就让人想起荷花池批发市场,假冒伪劣、地摊货。”
成都服装不差但让人看不起
服装厂老板的观念
7月9日,成都市服装协会在簇桥文昌南路一家服装厂举行了服装技能大赛。在这里,记者将陆梅所买的服装品牌一一报给该服装厂负责人听,负责人听完后就笑了,“你相不相信,她的这些服装其实全部是成都造。那些牌子都是贴牌产品,外地企业只把板样送过来,然后从面料选择到加工出成品,都是成都的服装厂完成的。虽说是牌子货,还不完全是成都产的。”
不光是陆梅不愿意穿成都造服装,就连这名服装厂老板也不会穿。他对记者说,他的服装都是美美力诚国际一线品牌,“搞我们这行就清楚,这些国际一线品牌不会是成都产的,但走到其他商场就不一样了,看着虽然是名牌,但80%以上就是成都加工生产的,贴牌的。”他说,成都产的服装虽然质量并不差,但总是让人看不起,一说成都服装就认为是荷花池、小作坊、地摊货,“再好都要把人看低了。”
记者调查:
从7月3日到7月5日,记者两次来到九龙服装批发市场,此前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里批发的服装70%以上是成都造。但奇怪的是,当记者以买主身份与各摊主交流时,他们基本上都不承认自己服装是成都产的,有一个摊主发现记者有些“懂行”,便说:“如果大家知道是成都生产的,这衣服还卖给哪个?原来我还卖些本地牌子,但人家来买衣服首先看商标和产地,一看是成都的,马上转身走人。”
成都有多家企业都是这样做的,在外地申请注册商标和公司,在成都生产服装,销路就不愁了。同时,成都最普遍的做法还是贴牌。下面两个故事在验证着这样一个老话——为他人作嫁衣裳……
奇异的异地商标经济效应
结果:自己被埋没了
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郑万勋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两年前的故事:成都某服装企业开发出一系列女款休闲装,无论款式设计还是制作工艺,都不亚于国内任何知名品牌。该厂负责人带着服装样品到总府路一家高档服饰店洽谈,要求进入商场开个专柜,但商场方一看是成都本地品牌,马上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为了打开市场缺口,该服装厂颇费周折,委托香港一家中介机构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品牌名称,将服装品牌和产地一换,再到商场谈判,立马通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家服装厂生产的服装销路非常好。
某服饰公司总经理陈永胜对记者说,在成都,有多家企业都是这样,在外地申请注册商标和公司,在成都生产服装,“销路就不愁了。”他提醒记者,“他们的商标或包装上注明的产地就是香港或广州等地,还留了电话,电话都是真的,消费者还可以打电话到这些地方去咨询。其实,接电话的是中介机构,他们同时为多家服装企业服务,你问是不是某某服装公司,他就说是,你要找公司的老总,他会说开会去了,实际上他们哪个老总都不认识。”
贴牌,赚得少还得这样做
结果:别人拿走大头
与异地商标效应相比,成都最普遍的做法还是贴牌,即帮国内其他地方的知名品牌做服装,本地企业挣加工费,而更多的附加值被外地企业拿走。本文开头提到的某知名人士穿的西服就是我市一家比较有名的服装厂生产的贴牌产品。
7月8日,该厂负责人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贴牌,同样一件衣服,把我们自己的商标贴上去,那价格就不是4000多元,而是800元了;同样一件衣服,若不贴我们的商标,贴成我市其他不太知名的商标,能值200元就算幸运。”
郑万勋告诉记者,成都地区服装及原辅材料市场年销售额约1100亿人民币,而成都本地企业服装年销售额只有50亿元,仅占4.4%,“国内绝大部分的名牌服装都在成都加工,成都企业只挣了点加工费,大头给别人拿走了!”郑万勋说:“成都成了别人的奴隶、殖民地!”
行家观点:
一旦成为别人的“奴隶”,就难以打造自
己的品牌;消费者不买本地服装,是因为缺乏整体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的缺失,导致整个服装行业的整体滑坡。郑万勋说,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
成都一年1100多亿元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很多地方难以望其项背的,外地知名品牌到成都寻找贴牌厂家,就是看中这个大市场。然而,成都服装企业的保守和品牌意识不强,从下面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
为贴牌,本地企业设宴外来客
原因:缺乏品牌观念
7月5日,上海一家生产西装的企业负责人来到成都,寻找可以为他们贴牌的生产厂家。成都的各服装企业闻讯后趋之若鹜,纷纷设宴款待,希望拿到贴牌的订单合同。几经考察,最后位于机场路的某服装公司争取到了贴牌生产的订单。该公司老总介绍说,要拿到贴牌资格,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都必须达到标准,也就是说,生产出的服装质量要好。“成都能制作出高质量服装的企业很多,竞争当然激烈。”
记者感到不解,既然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服装,为何不自己打品牌闯市场?
郑万勋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成都服装企业太保守、小富即安、创品牌的意识不强,而且缺乏宣传意识。他称,成都一年1100多亿元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很多地方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之所以知名品牌都要到成都寻找贴牌厂家,就是看中了这个大市场。在外地企业纷纷来到这里寻找贴牌厂家时,成都的服装企业大多选择了风险最小或者根本没有风险的贴牌加工,放弃了稍具风险的市场开拓,久而久之便成了别人的“奴隶”。
位于郊县的一家企业,虽然规模大,但基本上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他们帮助法国一家服装公司生产皮衣,但从设计到面料选择再到生产,完全是他们一手一脚完成的,但上市后就成了外国牌子,有关人士很是为他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创自己的牌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完全可以成为知名品牌的。”
打牌输钱,也不愿打广告宣传
原因:没有市场意识
困扰成都服装企业创品牌的不止是没有市场意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都一知名品牌服装的专卖店最近相继在市内撤柜,如今仅剩下一家店,就其滑坡的原因,是家族制惹出的祸事。
据了解,这家企业是兄妹几人发展起来的,企业所聘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自家的亲属。在企业发展壮大后,兄妹几人不再团结,由于意见不一,企业发展受困,大家纷纷要求自立门户,结果偌大一个企业被分割成几块,竞争力被大大削弱,结果快速滑坡。“如果他们及时转变成股份制企业,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依照他们已经拼打出的天下,这个企业是不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知情者对记者说。据悉,被分割后的这家企业,如今虽然同样在生产自己的品牌服装,然而景况已大不如从前,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不得不靠为别人加工贴牌服装来维持生计。
记者调查:
本地企业难创品牌,与宣传意识也有关系。有些企业在搞自己的品牌,但这些老板宁愿打牌把钱输掉,也不愿投入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市服装协会就曾打算联手搞宣传,但很多企业都不同意,怕钱打了水漂。
因为现状,本地很多优秀设计师都到了北京、上海、温州、福建石狮、深圳等地方发展。为让本地服装振作起来,有关人士及相关协会目前已展开了系列的拯救行动……
我们为什么没有留住人才
一服装公司副总道明
7月12日下午5点,成都某服装企业的设计师唐兰乘飞机从上海飞回成都,7月3日到7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制式服装设计颁奖活动中,唐兰被评为全国10大制式服装设计名师,她是我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荣誉最高的两个服装设计师之一。
“唐兰是成都非常出色的设计师,但这样的设计师如今已为数不多了,因为成都服装业的现状,导致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流落到了北京、上海、温州、福建石狮、深圳等地方。”郑万勋对记者说。他的话记者随后得到了证实。
某服装公司的副总经理魏冬告诉记者,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在培养服装设计人才,每年毕业500多人,但毕业后,90%的人都离开了成都到外地谋发展,“成都贴牌的现状让他们不得不选择离开。”魏冬说,服装业发达的几个省市,他们的企业虽然也要贴牌,但绝对是副业,生产自己的品牌服装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设计人才在这些地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自己碗里的肥肉应该自己吃
积极展开拯救行动
要让本地服装振作起来,就要让成都人穿自己生产的服装;要让大家选择本地服装,就要创自己的品牌;要创品牌,不仅要人才回流,更要让服装行业走出固步自封的现状,让大家团结起来。记者从市服装协会了解到,目前,一系列的“拯救行动”已经展开。
7月10日进行的我市首次服装技能比赛(本报曾作报道)就是活动之一,郑万勋对记者说,他们希望通过活动让彼此增加了解,最终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在去年以前,服装协会的会员单位只有20多个,现在已经有200多个了,服装协会穿针引线,让这些颇具规模的企业携起手来,让他们相互支持,信息共享。”
郑万勋称,今年初,他已经开始在全国的游说工作,希望服装人才回流,“分别在温州、上海、福建的多个成都籍服装设计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已经同意回来,我们给的政策是,可以随意挑选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郑万勋说,除了让人才回流外,他还在进行的工作是鼓励企业打破家族制这种管理弊端,建立股份制。
行家观点:
成都市场确实是块肥肉,我们实在不愿忍受自己碗里的肥肉自己吃不到的尴尬,加强品牌意识应是当务之急。同时,我们希望成都市民放弃不买本地服装的观念,因为成都服装确实是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