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2005年8月16日,在美国与中国官员将就纺织品问题展开磋商之际,美国政府将争取向处境艰难的国内制造商们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一努力最终可能抬高服装价格,从而影响到那些一直受惠于廉价服装的美国消费者。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美国国内生产商得到其所要求的保护,即中美双方就全面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达成广泛的协议,那么,美国消费者每年用于服装的支出将增加60亿美元以上。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专家Gary Hufbauer指出,增加60亿美元,意味着每个美国消费者每年将为服装花费多支出20美元以上。但Hufbauer警告,考虑到近几年来中国服装在降低价格方面作用巨大,实际金额可能超过60亿美元。
Hufbauer认为,广泛的贸易协议不但可消除美国生产商的降价压力,对于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其他国家厂商也有同样的作用。
2005年4~6月,服装零售价格较2004年同期下降5.9%,这主要反映出中国产品进口猛增的影响。自2005年1月1日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以来,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大幅增长。
美国纺织品服装制造商声称,由于中国纺织品进口激增,美国已经有19家纺织厂关闭,导致纺织和服装企业26000个工作岗位消失。
美国政府已经对几类中国纺织品重新实施了配额限制,而且计划未来几周对其他几类商品也采取类似的保护措施,并将中国纺织品的进口年增长幅度限制在7.5%以内。
但美国纺织业正在向政府施压,要求采取更广泛的保护措施,对威胁国内产业的所有类别的商品进口加以限制。美国制造商认为,中国与欧盟2005年6月达成的协议不能令其满意,因为协议中规定中国进口年增长幅度12.5%的上限太高了。
另一方面,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协会2004年曾诉诸法律,以阻止重新设置进口配额。但目前则表示,如果能将进口增幅的上限提高至7.5%以上,将支持达成广泛的纺织品贸易协议。几类中国商品2005年的进口量已经达到了上限水平。
此次中美纺织品问题的会谈仅仅是新一轮谈判的开始。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双方的目标是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访美时签署协议。
一些贸易专家甚至认为,即使中美达成广泛协议,限制措施对美国就业的保护作用也将有限。
纺织品争端并非是中美之间惟一的贸易争端。200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620亿美元,创美国对单一国家贸易逆差之最。而2005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正在以32%的速度继续扩大,体现出2005年1~6月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猛增58%的影响。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