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优势:小服装企业占了绝大部分
石狮服装制造业中,注册登记企业2767家,占制造业企业总数5847家的47%%;服装制造业年总产值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36%%(2004年统计数据);是石狮市第1大支柱产业,并且仍保持着29%%的年增长率在发展。
在石狮服装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约100余家,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长期以来,石狮的仑峰路、华南路、大仑街是小服装企业的市场栖身之处。时过境迁,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这些小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生机,致力于做国内市场开拓。
塑造形象:全国艺人都在为石狮服装造势
石狮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以其在国内营销的专卖网点密布、品牌效应好、效益高、影响力强,令众多小服装企业羡慕不已,同时,也无形地对这些小企业起到了榜样作用。有限仿效、逐日进步,“走出仑峰路”,无限放大市场,成为众多石狮小服装企业寻找新生机的共识。转型企业跟风聘请代言人,一时间,国内数十位二、三线艺人纷纷被纳入石狮小企业旗下,为石狮众多服装品牌摇旗呐喊。
代言人的作用虽然不是最关键的,但其巨大作用也不能忽视。香港演艺圈一艺人刚在石狮某企业全新亮相,全国代理商订单便蜂拥而至,多年库存告磬,日夜加班生产仍难满足客商要求,令企业始料不及,企业主急得一时抓破头皮。
转型之忧:只追求专卖店数量
尽管小企业为请代言人费尽了心机,但内心也十分明白,建全专卖店网络是转型的核心。石狮的大服装品牌大多潜心做国内市场,每个大品牌少则有100余家专卖店,多则达300多家的全国专卖网络,这还未将商场中的专柜计算在内,随便怎样计算,每个大品牌的年销量都大得惊人。追求专卖店数量,一时成为小服装企业追求的短期目标。
悲哀的是,几乎所有的小企业从市场转向专卖的转型之初都不约而同地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追求专卖店数量而忽视了专卖店的质量。
突破障碍:转型专卖前景美好眼前难题多
从仑峰路、大仑街等小服装专业批发市场走出,置身于全国专卖大市场的前景美好,转型之路却坎坷不平。专卖的内涵太丰富了,不少准备不足的小企业主长叹:专卖不是谁都可以走的!专卖店四季服装丰富,款式必须新颖,内外衣必备,连领带、皮带,以至于钱包都不可或缺,形象才能饱满。许多小企业都遭遇过产品单调的瓶颈问题,于是乎,张家为李家贴牌衬衫,王家为蔡家贴牌T恤……形成了生产资源在行业内部共享的共赢局面,同舟共济协作解决了各厂内部生产实力不济的难题。
专卖店并非仅卖服装,服务意识放在突出地位,巩固铁杆顾客群是专卖文化的重头戏。经常惠顾的回头客,除了着装外,连手上戴的表、袋上插的笔、兜里装的文簿、手上用的计算器,有的连耳朵上听的MP3音乐播放器都和服装同一品牌,个别的厂家甚至还将礼品外延扩大到了新潮的MP4视频播放器,以笼络住VIP级别的高级客户群。仅深圳就有500多家MP3、MP4生产厂家,东莞等地的同类生产企业就更多,广东电子厂家早已把目光锁定石狮众多服装企业的团体买家,团购电子产品的进价仅约为市场零售价的一半。走向专卖的服装小企业群,又带活和繁荣了礼品市场。
成功转型:小企业抗冲击力极强
石狮转型的小服装企业群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群,每家企业内部资源贫乏,产品线虽不甚丰富但集中,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企业文化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但企业之间资源在市场之手调配下共享,其中不乏素质颇高的人才也在转型和潜心探索,逐步形成了有石狮特点的服饰文化新生代群体。
石狮转型小企业以团队的优势,逐步克服了单个企业内部资源贫乏的弱势,开辟了全国大市场的新天地。刚转型的小企业以10 20个专卖店起步,成熟的企业已发展到70 80家全国专卖网络系统;一家企业每天向专卖网络发出1000千套(件)以上的服装才勉强应付,每月的货值即达100万元之多。从去年开始转型的小服装企业,经过一年的磨练,现已初尝成功的甜果。
石狮的休闲男装引领国内服装潮流已勿庸置疑,但如今已受到江苏常熟的严重挑战。东北、华北一直是石狮休闲装的传统市场,常熟休闲男装从模仿到创新,发展速度奇快,并有地理优势,陆路到东北仅约1天即达,而石狮陆路快运却要花2天。常熟休闲装在北方服装市场上攻城掠镇,蚕食石狮传统的北方市场,仍在仑峰路等石狮老市场守望的石狮服装批发商对此哀叹不已,其市场交易量急速下降,但对已成功从市场转向专卖的小服装企业,常熟竞争的冲击力却十分有限。更多的尚在观望的小服装企业,从转型的榜样中看到了希望,正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