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此之前中国与欧盟的纺织品谈判历程一波三折,无疑也为此次紧接而来的投标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作为广东省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力军,东莞企业此次招标的总体形势如何?对本地企业来年配额会有怎样的影响?面对外贸日趋紧张的环境,东莞纺织品服装的出路又在何方?
变局:配额招标规则有变
9月30日,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作为东莞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单证部经理的谭育新没有流露出丝毫轻松。这天是2006年配额开标的日子,在这次投标的10类产品中,公司共投了9类产品,最后初步确认中了5个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位居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前4名的强项——毛衣,在这次投标中居然“落榜”了。
“虽然对中标并不满意,但是这跟我们事先预测的差不多,我们当初估计中的都中了,估计中不了的,基本上都没中。”谭育新说。
对于最后的结果,谭育新的心情比较复杂,他总结出一个这样的规律:凡是中标的,价格都比较高。主要是因为以前接的单一定要做,公司只要觉得价格能够承受得来,都尽量争取中标,但是这无疑也增加了企业来年的贸易成本。
据了解,本次招标采取“价格优先”的竞争性评标规则。根据商务部纺织品出口招标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次招标公告,明年分配数额为可用量的70%,招标数量为可用量的30%,此次招标数量为招标总量的60%。此前有省外媒体报道,在以浙江为代表的部分地区争取之下,招标配额的份额由以前20%增加到现在的30%,主要是考虑到平衡全国不同层次的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的利益需要。
具体的投标方式也分出了不同的等级。以毛衣类为例,今年1-7月份,出口总值超过4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划为一档企业,可以投12万件的配额;出口总值在140万—450万美元的企业为二档企业,可以投8万件的配额;出口总值在10万—140万美元则为三档企业,可以投5万件的配额;出口总值10万美元以下的为四档企业,可投1万件的配额。按照规定,每个企业只能投一次标。
大型企业:中标几率小损失大
广东省作为这次入围企业最多的省份,竞争优势是不是明显呢?事实上,在此投标之前很多大企业就表示了担忧。
东莞某大型纺织品出口企业,此次作为第一档大型企业参与投标。但是作为年出口总额过3000万美元的大企业,与业绩仅450万美元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相关负责人李经理显然觉得有点不妥。
李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公司的实力,配额数可以达到300万件,但是现在却要划出30%(也就是90万件)给全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投标,而自身最多只能够参加12万件配额的投标,这对公司业绩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他认为,目前的评标方式更有利于小企业中标。按规定,占到全国出口总额6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只能投500支标,标书总量最高只能达到4000万件的配额;出口量少的众多小企业却能投6800支标,标书总量达到7000万甚至到2亿件的配额。由此可见,小企业中标的比率要大很多。
李经理表示,即使他们中标也只是得到了12万件的配额,与送出去的90万配额相比,损失还是很大的。此次投标的方式决定了大企业损失大、中标几率小,而小企业获利和中标的机会都很大。
除了应付上面的问题,目前困扰这些大企业的另外一个主要难题就是怎样分割这30%的配额。东莞某民营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表示:“平常的业绩都是我们一点一点积累的结果,目前要划出30%出来,也就是要划出一部分固定的海外客户,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棘手。”
来料加工企业:配额分配遇难题
据了解,此次投标首次允许来料加工企业参与。所谓来料加工,就是运用国外提供的原料、零部件加工成品或装配整机,收取加工费或装配费,由外贸(工贸)公司与外商签订合同,承担加工装配业务,然后组织工厂生产,外贸(工贸)公司同工厂之间按购销关系办理。
根据市外经贸局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东莞的来料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委托其所签的经营单位参加招标,并可以参与经营单位中标配额的分配。东莞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此次投标首次对来料加工的企业放开限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据悉,按照规定只有具备自主经营权和进出口权的企业,才能参加投标。那么,参与投标的800多家东莞来料加工企业原则上只能以“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的名义参与投标,也就是说800多家企业要作为一个公司来参与投标。虽然东莞部分镇区(如石龙、虎门等)也有具备独立进出口权的加工装配公司,表面上能够分散企业,但是在部分企业主看来并不能起到实质作用。
一位来料加工的港资服装企业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昨天才收到招标的信息,对于这样投标方式,他确实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分析了一下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投标的价格,这么多企业,这么多的利益关系,配额价格怎么来定?其次,即使能获到配额,但是要怎么来分配。据张先生透露,目前一些港资企业都退出了投标。
为此,业内人士分析,东莞来料加工的出口比例是整个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投标方式,将划出数百家来料加工企业业绩总和的30%来进行公开投标,如果不能够在招标中取胜,拿到相应的配额,无疑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记者就此次来料加工企业投标的具体情况,致电市外经贸局下属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但截至发稿为止,该部门还没有给出答复。
业内人士表示:中标不等于有优势
“现在中了标也不一定高兴,没有中标的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东莞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谭育新说。
据了解,2006年输欧纺织品配额是采取部分招标、部分按业绩分配的方式来进行分配。按照纺织品出口配额的管理办法,余下的70%配额将根据企业上年出口实绩的多少、售价的高低和对纺织品出口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为此,谭经理还是充满信心,“我们首要之急就是把那70%的配额利用好。”
谭认为,现在预测明年的情况,还为时过早。虽然现在中了标,但主要还是要根据明年的市场情况来判断,明年定单的情况,如哪些商品走俏,商品的价格如何,定单的数量多少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一个企业中了标,但是明年的定单情况不好。如某毛织品市面上只要3-4元/斤就可以买到的,但是中标价格为12元/斤。那么,中标企业会直接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到时候配额转不出去,有些企业甚至会被迫弃标。实质上,这也是不理性投标的一种表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企业主都与谭经理有着一样的担忧,主要担心不理性中标的几率增加。由于事先并不知道明年市场行情如何,如果明年一件毛衣的市场价格是10元,但是一些企业为了中标将价格抬到15元,那么这个标就会成为一个废标,然后再继续频频招标,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也浪费了一部分配额。
目前,即使以较保守的估算,如果所有投标配额中有1/10为废标,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目。
对策:探寻灵活转型的多种思路
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另外一种观点,正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谭志强所说,东莞的纺织品服装大部分都是国内销售。在出口贸易上,对欧美国家的数量远远不及东南亚等国家,为此欧美纺织品的出口限制并不会对本地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虎门一家服装企业的生产车间
根据黄埔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东莞出口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共计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倍,占广东省出口欧盟纺织品服装总量的14.2%;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共计3.6亿元,同比增长1倍,占广东省出口美国纺织品服装总量的20%。
然而,一位纺织品服装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东莞本地实际出口欧盟的纺织品数目应该还不止这个数目,这主要与一些企业的转口贸易有相当的关系。那么,转口贸易又是不是本地企业生存的长远之计呢?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美国、欧盟均是双边协定国家,各纺织品出口企业向双边协定国家出口纺织品,应严格按分得的配额数量,尽可能做直接贸易,减少转口贸易,严禁串通境外商人绕开配额对双边协定国家出口。
记者从海关和企业人士那里了解到,由于国内配额的紧张,一些企业通过转口香港、东南亚甚至拉美来寻求更多的配额。
针对这种情况,东莞四海时装有限公司经理肖丰认为,转口贸易固然在短时间内会给企业留出点时间喘息,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紧张化,企业的成本会日益增加,从长远来看并不是最终的选择。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企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企业小、产品以中低端居多,但同时灵活性非常强,它们并不会将目光盯紧在一个市场上,可以针对市场限制,适时地进行调整、转型,如订单来源的多样化,以及转向国内市场。
以四海时装有限公司为例,早在两年前该公司就扭转了市场战略,将面向国内的生产份额增加到40%。这次该公司没有参加配额投标,主要也是配合整个市场中心向国内的转移,预计明年国内的份额将超过50%。而东莞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将努力开拓东南亚、拉美等国家,以弥补对欧美国家出口的损失。
此外,东莞是珠三角地区的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密集区域之一,应该避免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控制敏感性较强的中、低档产品;改善出口的产品结构,增加高、中档产品出口,同时还要努力开拓东南亚、非洲、拉美国家和中东石油输出国市场,尽量使市场多样化。(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