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服装市场 > 正文
大连服装业努力突围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服装市场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对于"大连缝制",如今国内外业内人士已经耳熟能详,但贴牌加工并不是大连服装企业的最终梦想,目前,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大连服装企业家们正在为大连服装的突围而努力着。

  虽然大连服装曾经历过辉煌,虽然大连服装企业正在努力艰难前行,但到目前为止能在国内市场上被消费者认同并接受的大连服装品牌还不多。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大连服装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在第17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上有了初步的答案。

  产业突围观念先行   

  大连服装到底处于什么业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在服装节走到17年的时候,大连服装的精英们集体全新亮相。此刻,大连服装企业家们心情颇为复杂。在大连做服装的甘苦,只有那些经过鼎盛、衰退、复苏,经过裂变重组年代的人最有感受。   

  作为唯一获得本次大连服装节"创业成就奖"和"明星企业家"两项个人殊荣的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的颁奖感言意义深刻:"大杨集团拥有过许多光环,但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希望大连服装企业能够团结起来集体突围。"   

  "突围"这个概念的提出,说明大连服装企业家们在观念上有了提升。   

  要进步,就得突围!这已成为大连服装企业家们的共识。   

  而服装业的发达与否,因素很多。就内部环境而言,城市的个性文化、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都影响着服装业的走向。特别是人们的观念,极大地制约着服装业的进退。   

  目前,大连服装业具有良好的基础环境,但这也仅仅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政策、体制、观念等软环境才是更为重要的,其进一步提升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大连服装企业,绝大多数是靠做出口订单积累发展起来的,"小富既安"的传统观念决定了许多企业的止步,错过了发展机遇。   

  对此,大连桑扶兰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房晓章分析认为:"和南方一些成功企业发展过程相比较,我们缺少的是不断提升的思维方式和品牌意识。"   

  他指出,在从生产型往经营型的转变过程中,大连服装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把经营品牌的方法和手段真正运用好,对品牌缺乏深刻的认识。他们认为产品好,就能做好品牌,把品牌想得过于简单和肤浅。   

  另外,大连一些企业在审视市场经营时,本身就在生产经营型氛围的主导下,观念落后,留不住人才。作为管理者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会用人是许多企业的通病。所以,大连的人力资源形不成合力。   

  同时,大连服装企业很多是国企及国企转制,很容易形成一种观念包围,这是大连服装最大的弊病。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2003年末,曾经是东北著名品牌的大连富田洋服15年经营的终结,似乎又佐证了大连服装的经营风险,警示人们涉入此行应慎之又慎。   

  但大连富伸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云光却认为,机会恰恰是在看似没机会或不是机会的机会之中。   

  他认为目前投资大连服装时机难得。就政策资源机会来说,恰逢中央确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出台,作为服装产业定会有所收益;大连市政府2004年又将大连服装行业纳入大连市八大产业集群,定位为都市产业来扶持。这些政策机会是大连服装前所未有的;大连服装行业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有些是历史的原因,更多的是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所遇到的困难,属于发展中的问题。但这些并未伤及大连服装雄厚基础的元气。本土服装品牌的缺失,对于富伸来说,同样是推出新品牌的机会;大连富田洋服这种规模的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也不多,收购大连富田洋服的有形资产,既是为了给企业的长远发展找寻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实力提升,更是进军服装行业整体战略的绝佳机会。   

  在17届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开幕前夕,大连市正式出台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对服装企业关注的问题以及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17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上,大连服装企业一改往日沉稳有余、激情不足的风格。在展览展位数量面积上,品牌形象宣传上,展位设计创意上,都显示了较高的水准。在本地品牌推广上,桑扶兰、叮特来、任平等品牌走秀发布,好戏连台、精彩迭出,思凡高级女装在星海城堡演绎方式上另辟奚径,效果颇佳,反映出大连服装企业对发展机遇的信心。

  发展要有"大家"意识   

  李桂莲董事长发出的"大连服装企业团结起来,集体突围"的呼吁,引起了大连服装界的共鸣。团结对今天的大连服装有着非常重要意思,团结意味着协作、共享、整合,意味着优势互补。   

  李桂莲曾朴实地说:"经过26年的风雨里程,大杨集团壮大了。但这算不上好,只有大连服装都好了,大杨才算是真正好了。"   

  她认为,大连服装业一直没有像温州服装那样形成合力,没有打响大连品牌。作为大连最大的服装企业、全国服装百强企业,大杨创世有实力、有能力为大连服装的振兴、为大连服装品牌的崛起领军带头。   

  在近期大连市进行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资产出售改制过程中,大杨用"更名"阐释并实践着自己的主张。大杨并购原大连服装研究所更名为"大连国际时装品牌研究所"而不冠以"大杨"。   

  在李桂莲看来,改制后的服装研究所不仅属于大杨创世,更属于大连,属于中国。并购后的下一个课题是研究如何与大连其他品牌实现资源整合,强强联合。   

  富伸服装董事长邹云光与李桂莲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大连绝对有能力将服装的最高层次西服做大做强。大连缝制水平世界一流,我们能为世界一流品牌贴牌生产,说明我们欠缺的是自己的原创品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群体,构建公平竞争环境,走共同发展之路。

  政企携手推进产业提升   

  对于大连服装的发展目标,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是一定要把大连服装既要做大,更要做强。   

  目前,大连市政府决定要对服装服饰产业和纺织工业进行中长期规划。为保证规划方案的质量,政府已正式委托该行业权威咨询机构介入,以确定大纺织的布局和发展重点,把服装服饰产业作为都市工业来鼓励发展,真正提高大连服装名城地位。   

  大连常务副市长王承敏指出,配额的取消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给大连的服装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大连服装业能够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挥"大连缝制"的优势,在世界服装制造业格局发生战略性变化的情况下,以较高的层次,较大的份额,打进国际服装的中高端市场。   

  而作为目标的实现者,大杨、桑扶兰、思凡、富伸等优秀企业正在为自己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同时,他们也在为大连服装产业的整体提升出谋划策。   

  大连桑扶兰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房晓章认为:"大连服装应该学会用品牌和加工两条腿走路,这两个方面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做一个加工基地,我认为对于大连服装业没有好处,因为它的能力含量和抗风险能力太低。建工厂是很容易被复制的,容易复制的东西,是经不起风浪的。我们必须以品牌为基础,做强加工业。"   

  他的这个观点得到大杨集团董事长李桂莲的认可,她认为:"大连服装要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中分得一块蛋糕,就必须发展强化自己的原创品牌。给人家打工、贴牌,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练兵、学艺,是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准备。中国与欧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战,证明了中国的制造实力,也表明了中国的品牌无力。一场痛苦的较量之后,正是我们融入国际市场,卧薪尝胆打造品牌的开始。今天我们让''中国制造''、''大连缝制''走向世界,明天,我们要用''中国创造''、''大连创造''改变世界。"   有关专家指出,大连服装业要想获得进一步提升,必须在名牌、名师、名厂、名模上多下功夫,在国际化上做文章。首先要打破狭隘的服装产业概念,除了发展服装产业之外,还要注重服装相关产业譬如印染业的发展、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等,力争形成服装行业的大规模、大格局;其次,企业要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并能吸收国际最新信息,扬长避短。   

  大连的服装企业要充分认识差距,并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和设计风格上大力改进,这样才能摆脱作为国外知名品牌加工厂的现状,走上一条辉煌之路。(傅 琼)

来源:服装界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