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事记
1980年,深圳市政府通过外引内联,积极开展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以下简称“三来一补”),实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以下简称“三资”)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许多内地服装企业和港商来深圳投资办厂。
1988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成立,并在次年首次组织会员企业赴港参加自行举办的“深圳纺织服装展销、洽谈贸易会”。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香港制衣业加快向内地迁移,深圳市政府进一步引导外资在深圳直接投资兴办服装企业,“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进一步成为行业经济的主体。
1994年下半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提出“内外销同时并行”的产销方针,制定“以设计为灵魂,以品牌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积极推动企业自创品牌和名牌产品。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深圳服装行业发展战略》出台,首次提出“五名”工程(名师、名牌、名企、名店、名模)。
2001年,深圳举办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开始打造深圳每年一届的服装盛会。
2002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将服装业列为本市的优势传统产业,明确提出要加快对深圳服装产业的改造步伐,并给予重点扶持。
2003年,首届“深圳国际时装周”成功举办;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搭建了服装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004年,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动工兴建,该基地建成后将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
十几年前,一位叫匡子的武汉女人在深圳开了一家小店,店面不大,售卖的只是自己设计制作的一些别致的衣服;十几年后,这家店发展成了一个旗下拥有五大品牌、在全国拥有183家自营店的服装公司,它首创了以女人的各人生阶段为贯穿线索的多品牌发展线路。它的品牌,就叫做“淑女屋”。知道“淑女屋”的人不少,可是知道它是深圳本土服装品牌的人并不多。事实上,深圳3000多家服装企业的服装生产量占全省的30%,出口值占全省的25%;品牌企业600多家,自有品牌数达到1200多个。
从靠“三来一补”起家,到自创品牌和名牌,打造“服装之都”、“时尚之都”,深圳服装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就在几天前,中美纺织品第六轮谈判再次无果而终,国内纺织行业和服装行业又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作为中国重要的服装出口基地,深圳将如何应对?
历史
“三来一补”是起点不是终点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一河之隔的香港以其引领国际时尚的新颖潮流撩拨着深圳人的心。回忆起那时的场景,“淑女屋”总经理匡炜感慨颇深:“那时候,服装店里卖的都是广东货、上海货,大街上谁穿了一套香港服装,回头率都是特别高。在服装产品方面,深圳几乎是一片空白,基本就是靠‘拿来’。”
作为特区,人们穿的衣服却还要靠“拿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在以改革和开放为主旋律的特区热土上,有人将目光瞄向了香港、瞄向了海外。于是,就有了“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而在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吸引下,许多内地服装企业和港商纷纷来深投资办厂。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香港制衣业加快向内地迁移,“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在深圳服装行业中占了主体地位,并形成了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产品经销模式。这些企业从起步开始就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较少受到政府干预,企业运行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快速,它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艺以及营销管理经验。“这种以外销为主的方式适应了服装业自由竞争的需要,而且从当时来看,这种方式对处于起步期的深圳服装业而言确实起到重要作用。”深圳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沈永芳说。
然而,“三来一补”之路并不是坦途。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服装市场疲软,深圳服装生产也出现了下滑趋势。那时,不少服装生产企业的老板盯着日益减少的订单和仓库里日益积压的服装愁眉不展。由于一直不注重内销市场,当外销市场受创的时候,深圳服装生产企业似乎无后路可退,老板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该往哪个方向走。
光靠一条腿走路容易跌倒,只有靠两条腿才能跨出自己的步子,走得稳妥。尝到跌倒滋味的深圳服装业,此时提出了“内外销并行”的产销方针,一方面继续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
重新找准了市场之后,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该用什么来占领市场?显然,再重复“三来一补”这种为人作嫁衣的方式无法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必须拿出自己的东西。于是,就有了“以设计为灵魂,以品牌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策略的出台。“光靠‘三来一补’做加工,这不是我们服装行业的出路。”沈永芳毫不含糊,“到了该创品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