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设于布鲁塞尔的英国零售商公会(BritishRetailConsortium)总干事AlisdairGray估计,英国最少八成时装零售商受到中国服装被阻入境影响。
在8,700万件被欧盟海关扣留的中国服装中,约有4,800万件针织品和1,700万条长裤。Gray表示,大批服装原应于现时至12月期间付运,但现在付运计划必须取消。
Gray:贸易风波影响深远。
滞留欧洲港口的服装中,不少是欧洲进口商在欧盟与中国于今夏达成纺织品协议前,已经落单订购的产品。
Gray批评欧盟在整件事上处理不当。他警告,事件发生的时间适值服装业内至为重要的秋冬季生产周期,影响势必深远,纵使未必即时浮现,但临近2005年12月时,不少零售商将会感受到事件带来的冲击。
事实上,英国多家主要的时装零售商均保持警觉,采取措施以尽量缓和危机,防止股价下滑。他们有先见之明,在新配额生效前,已把采购或生产地点迁离中国内地。
时装市场前景未明。 消费者态度审慎。 大型零售商不受影响
拥有英国内衣市场25%份额的马莎百货(Marks&Spencer)表示,已尽力避过贸易风波带来的问题。据马莎发言人SueSadler表示,该公司订购的针织服装早已全部运抵,只有不足一成胸围来货受到影响,他们已开始向其他供应商采购。
马莎避开来货问题。 马莎采取均衡的采购策略。
Woolworths公司的回应更为斩钉截铁,声称他们向世界各地采购,事件对业务毫无影响。其他向中国采购的零售商表示,产品付运只略受阻延。
零售商减价或影响胸围销情
Sherwood GroupPlc主席NoelJervis说,由现在到年底,他们基本上不再接受订单,相信可以如期悉数交货。不过,服装市场销情未如理想,部分订单可能到新年销期时才需交货。Sherwood集团设计并供应女装内衣,旗下品牌包括Lepel、Miss Lepel、Discover Mademoiselle和TedBaker等。
根据欧盟与中国订立的纺织品放行协议,运动衫、胸围和长裤等类别将借用中国在2006年的配额。双方于2005年6月协定,由2005至2007年间,10类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年增长率限定为8%至12.5%不等。
借用配额中,5%来自明年的运动衫配额,2.6%来自长裤配额,2.5%来自胸围配额,总数约为2,400万件。
不过,此举或会导至明年中国产品来货短缺,以及零售商向中国采购时须付较高价格,情况在10类受限制服装产品中尤其显著。此外,打算与中国建立长远合作关系的零售商亦须考虑库存问题。
短期内廉价胸围供应减少。
德国纺织品零售商联会(BTE)估计,到今年底,服装价格将上涨3%至7%。
总部设于布鲁塞尔,代表欧洲零售商的外贸协会(Foreign Trade Association)发出警告,指明年的进口策略务须审慎制订,以免2006年又再发生灾难。
英国零售商公会的Gray认为,由于欧盟及时决定放行滞留服装,因此英国市场价格没有蒙受实质影响。现在,付货只延误了1至两星期,但如果再延宕两周,则恢复来货时市面便会突然涌现大量产品,零售商为求清货,势必竞相减价。
Gray说,现在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零售商大致上都能及时把产品摆放上架,故此对价格并无明显影响。不过,他承认,根据供求定律,未来两年某些产品的价格或会受到影响,例如胸围的售价料将备受压力。英国零售商公会会员进口的胸围中,约49%来自中国,如果来货不足,对廉价产品市场影响很大。届时,平价胸围的供应量将不如年初般充裕,收入较低的消费者便会叫苦连天。
零售商转移采购地点
贸易风波平息,针织品来货恢复正常。
近年在英国时装市场异军突起的服装优惠店,例如Asda、Matalan、NewLook、Tesco、TKMaxx及Peacock等,业务前景可能转趋黯淡。燃油价格上涨及房屋市道放缓,导致消费意欲下降。据英国工业联会(ConfederationofBritishIndustry)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今年9月,英国零售销路急跌,跌幅为22年来同期之冠。此外,通胀加剧和失业率攀升,亦令消费者态度趋向审慎。
纺织品危机亦令部分买家在未来两年不敢贸然向中国采购,致使生产活动加速由中国转往东欧、土耳其及印度的新兴生产中心。
当欧盟和中国发生纺织品纠纷时,部分零售商取消与中国供应商的合约,并把生产活动迁至其他不受进口限制的国家。Gray预期,这情况在未来两年仍会持续。买家争相物色能以同等价钱生产同类服装的供应地,可是环视全球,可胜任的国家不多。
马莎百货的Sue Sadler表示,该公司会密切留意事态发展,但不会因贸易风波的缘故而避免向中国采购。马莎一向在世界各地的生产中心物色优质产品,在决定选用哪一家供应商前,亦会全盘考虑各项因素。
Sherwood集团主席Noe lJervis说,欧盟的措施或会影响未来中国产品的供应,幸而该集团与泰国厂商关系深厚,只要事先给予充分通知,厂方可以提高产量。
欧洲最大时装零售商H&M在英国设有96家分店。该公司表示,重新设立配额或多或少增加了采购难度,他们亦因而把部分生产工序迁离中国。
不过,这个趋势或对香港供应商有利。厂家可以根据外发加工安排,在香港为中国内地制造的服装进行加工,符合有关规定的产品可以加上「香港制造」的标签,毋须受欧盟配额限制。
尽管如此,Gray指出零售商不会完全退出中国,原因是长远来说中国始终是重要的供应地。相信随着配额制度在2008年结束,自由贸易的机会将会涌现,届时零售商又会把目光投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