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服装市场 > 正文
常熟:品牌创新力挺“服装之都”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服装市场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自古以来,古城常熟就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如今,常熟人利用传统优势,发挥现代智慧,走出了一条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产业集群之路 
       
    20年前,当周祖平还是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一个不出名的小裁缝时,他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今天的他能成为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大型服装企业的老板。
    在常熟市东南开发区江苏洲艳服饰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周祖平的身后,是3栋现代化的厂房。周祖平的助手告诉记者,三期厂房建设也将很快开工,未来,这里的生产能力将扩大一倍。
    周祖平和他的洲艳服饰公司只是江苏常熟众多服装企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在总人口104万的常熟市,目前拥有各类服装、服饰企业4000多家,而直接从事着服装服饰业的人口已超过20万。每年,有5亿多件(套)的各类服装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
    常熟市市委副书记秦卫星说,目前该市服装服饰业的年产值已超过50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强。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虎门服装”、“石狮服装”一样,如今,贴有“常熟”字样的品牌服装以及由此形成的服装产业集群,已成为这个富庶鱼米之乡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厚积薄发的产业新集群
    从“自发”起步,在经历了“引导、扶持和推进”后,被媒体惊呼为“常熟裂变”的常熟服装产业集群,已形成“燎原之势”
    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绝非偶然。
    改革开放初期,与服装重镇广东、福建等地的一些地区相比,常熟的服装服饰业可谓是微不足道。当时,全市各类纺织服装企业加起来才100多家,产量也十分有限。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常熟纺织服装业敏锐地抓住机遇,迅速进入发展的高速期,被媒体惊呼为服装服饰业的“常熟裂变”。从当初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到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常熟服装服饰产业以超乎寻常的力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自发”起步,在经历了“引导、扶持和推进”后,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了“燎原之势”。
     “常熟服装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实现厚积薄发,除了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纺织服装业基础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常熟服装协会秘书长归无忌告诉记者,在常熟,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发挥优势,鼓励全民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这里的市民很少提及“下岗”的字眼,更多的是用行动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在他们当中,走出了一大批勤劳实干、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成为常熟服装产业集群里的一支主力军。
    为了给当地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从2000年开始,常熟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策划、搭建一个颇具特色的“服装服饰博览会”。虽说是一个地方性的展会,但慕名而来的海内外客商竟占到所有参会人员的一半以上,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在这个新兴的产业集群下,蕴藏着无数亮闪闪的商机。
    在常熟,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那就是闻名业界、规模全国最大的常熟国际服装招商城。
    为了建好这个占地3.7平方公里的招商市场,常熟市委、市政府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外,还花大力气用于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等软环境建设。目前,这里已成为华东地区服装服饰销售、批发和物流的中心地,各种面料、辅料的集散地,以及各地经销商和行业信息的汇集地。
    常熟服装协会秘书长归无忌介绍:现在,常熟招商城的年成交额已超过240亿元,常熟的数千家服装服饰企业都在这里设有销售窗口,企业支撑市场、市场带动企业,通过产销一体实现无缝衔接,销售成本的谷地构筑了市场竞争的高地,大产业、大市场打响了“常熟服装”的大品牌。
    锲而不舍的品牌创新路
    “贴近老百姓的路子永远不会错。”在大多数常熟纺织服装企业主看来:名牌就是“民”牌,“钞票”就是成为品牌的“选票”,只有老百姓真正掏钱消费的产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名牌产品。
    与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服装产业不同的是,在常熟的纺织服装业中,战略性海外资本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这些海外资本在给常熟服装业注入了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信号:常熟服装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提高质量、加强竞争、创建品牌”的道路。
    对此,江苏洲艳服饰有限公司的周祖平深有感触。他坦言企业没有品牌的痛苦:他的公司曾经为广东一家品牌企业生产茄克衫,自己生产一件价值280元的茄克衫,运到广东贴上这家公司自己的商标,售价竟高达1880元。
    品牌意识的觉醒,推动着许多像周祖平这样的创业者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创立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周祖平全面引入了品牌战略规划,聘请了品牌明星代言人,并有计划地在全国进行品牌推广。目前,其拥有的“洲艳”休闲男装已成为“江苏名牌产品”、“江苏著名商标”。现在,“洲艳”服饰正把目标瞄向“中国驰名商标”。
     “周祖平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实上,常熟服装业经历了从无品牌到借品牌、傍名牌,再到创立自主品牌的提升过程。”常熟服装协会秘书长归无忌告诉记者:与福建石狮、广东虎门、浙江温州三地的发展模式不同的是,常熟服装业的创牌之路,选择了一条大众化的路线。
    羽绒服装业的第一品牌“波司登”,就是常熟服装产业集群里的一个典型代表。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最新统计显示,在中国所有消费品中,只有波司登羽绒服和海尔电冰箱两个产品连续十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而波司登的秘诀就在于它的产品定位完全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现在,常熟市年产羽绒服约3000多万件,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羽绒服装产业基地。
     “贴近老百姓的路子永远不会错。”常熟市服装协会秘书长归无忌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常熟服装企业主的心声。只有老百姓真正掏钱消费的产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名牌产品。
    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常熟服装迅速占领了国内二线和三线消费市场,虽然价格不是最高的,但在国内同等价位的服装上,常熟服装的质量却可以说是最好的。同时,常熟服装企业的诚信和内敛,也博得了国内外众多经销商的信赖,围绕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一个商企互动、产销双赢的巨大网络正逐步形成。
     “目前,常熟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居全国县(市)之首。”常熟市市委副书记秦卫星自信地说,未来,常熟服装产业的集群不应当只是少数几个牌子的集群,而应是涌现出一大批类似“波司登”、“梦兰”等这样知名品牌的集群。
    据悉,常熟市委、市政府除了着力搭建实施品牌战略的平台,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外,还将着力培养30家以上销售额超10亿元人民币的中大型企业,争取再创出3至5个全国驰名商标。常熟服装产业近期的发展规划是:国内瞄准宁波、大连等一线城市,国外则把目标放在了时装之都米兰。未来,信心十足的常熟将努力再现“衣被天下”的辉煌和“服装之都”的魅力!
来源:经济日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