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广东形成了“产业强、品牌弱”的现状?广东省所处的地理环境、经营者的观念和品牌经营型人才的缺乏是重要原因。
由于地理位置紧邻香港,随着香港贸易的发展,广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受益地区,同其他地区相比,广东服装产业化发展规模大,经营模式先进。但在经营思路上,广东企业一开始就采取了跟风的方式,并凭借产量大、成本低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其结果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了相当的资金和实力后,企业家们却安于现状,不愿承担创立品牌的风险。有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服装企业中创立10年始终从事加工、贴牌贸易的企业主90%为广东籍人士,而在广州、深圳两地近5年来所创立的服装品牌贸易型企业中,约有75%的企业主为非广东籍人士。
广东服装企业品牌经营型人才的缺乏也相当严重。一项对广东服装企业2002年—2004年企业管理者的专项调查显示,广东服装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中实战型人才的比例高达78%。也就是说,广东地区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更注重市场的经验判断与专业操作技能,对于产业的未来发展与品牌化经营的战略掌握较少。正因如此,广东地区服装品牌企业大多为中小规模,虽然经营效益尚可,但发展动力不足。
从服装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看,靠低价贴牌加工以量取胜的路只会越走越窄。相反,走自主创新品牌的发展之路,虽然前期需承担较大风险,但经营一旦走上正轨,企业就可获得可观的产品附加值。因此,广东要完成从服装大省到服装强省的蜕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和经营体系。实战型人才是企业现实发展与实际应用的核心人才,而品牌经营型人才则是企业与品牌未来发展的指导者与规划者,二者应合理搭配,相互支撑,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战略支持,使企业跳出简单利益划分的经营思路,形成长期而稳步的品牌发展观,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二是要注重品牌的个性化经营。目前,大多数广东服装品牌只有属性定位(如男士西装、大众休闲装等),而对消费定位却含混不清。在未来的服饰品牌发展中,无论是中低档商品还是高档精品,广东服装必须提高品牌的个性化含量,因为对品牌个性化的丰富与完善,是保持品牌与企业在市场中长久竞争力与发展力的核心。
三是要建立与完善授权型区域经营体系。所谓授权型区域经营体系,即是将部分财务权与人力资源管理权下放,通过下游分公司分担企业总部在品牌管理上的责任,拉近品牌经营决策者与市场终端的距离,以便快速掌握市场动态,进行布局。利用更多区域优秀人才的建议与信息反馈,提高企业总部的反应机制,这就是所谓的“借力机制”。
四是要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营销、管理与服务体系。所谓“决胜终端”,不仅仅体现在营销终端的销售量中,还体现在哪个品牌能够在服务终端表现得更加自如,更能够体现品牌自有的文化与风格。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市场为核心,通过完善的营销、管理与服务体系,将品牌的文化、风格通过细腻的手法,使终端消费者能够感受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