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为人作嫁衣裳
目前,广东省服装业只是处于“广东制造”阶段,用低成本进行加工生产,赚取加工费。而大部分的利润其实被品牌商取得了,是真的“为他人作嫁衣裳”。有行内人士指出,这并不代表,所有进行加工生产的企业都“不行了”,相反,有的企业甚至还“发了大财”,但对于行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长久的低利润生产,令行业只能永远处于“弱势”。
也有行内人士提出:广东省服装业将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未来挑战———行业毛利率较低、增值能力低,很多服装厂单纯做服装加工单,利润不高;很多厂以OEM业务模式进行,主动权落在买家手上;缺乏自主品牌;电力供应不稳定,生产效率降低;从2005年1月1日起,出口服装每件被征收0.2元~0.5元人民币;出口配额重新确定,许多厂家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面对无需配额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在会上香港工业总会制衣分组主席郑文彪还提出,待外国市场完全开放后,服装业的业务形式将趋向大额化及规模化;2008年配额制度取消后,更多企业会投身服装行业,来自内部的竞争将令企业更加需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寻找生存空间。
产业提升重点是质量管理
什么才是长盛不衰之计?钟永喜在专访中表示,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计划要分三步走:OEM—ODM—OBM,即从原件制造到原创设计制造到品牌产品创造。目前来看,已经有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这三步中。这三步的目的是为了整个工业链的提升,甚至包括了供应商。要知道,品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LOGO,很多人忽略了其中包含的内蕴。
钟永喜举例说明,香港的一个商人曾经用7.8万美元买下某个外国品牌在中国的代理权,几年后以5亿美元的价位卖出,而目前该品牌的价值已经升到40亿美元了!品牌就能够提升价格。但是,他认为,产业提升并不只是品牌,还包括了管理、定位、设计和新科技的运用。许多外国品牌产品价格高,是因为他们的质量管理到位,很多商品只要出现一丁点的瑕疵,都不会被投放到市场上。“到市场买菜时,凡是每一叶菜都特别新鲜翠绿的,价格一定比较贵,而夹杂了许多黄叶的,当然卖得便宜了。”他用风趣而生活化的比喻说明他的观点。不过,他表示:“品牌不等于高档,而等于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要深入人心。这就是定位”。
要求广东省的服装企业创造品牌,存在几个问题:企业数量多,不可能每一个企业都创出一个品牌;品牌创造需要长久的时间积淀,不可能急于一时,许多企业可能仍要在这个品牌的“河”里摸索着“过河”;跟不上世界流行趋势,设计人才欠缺;创新能力比模仿能力差很多……
粤港产业唇齿相依
钟永喜表示,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目前广东有许多服装的“专业镇”存在,完全可以每个镇联合推出几个品牌,不同企业配合整个产业链的进行,形成工业集群,那么利润就能在内部消化掉;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完全可以采用授权生产模式,比如百事的运动鞋产业就是授权给外包企业生产,再贴牌销售,只要在产品的较高利润中提取部分作为授权费用就可以。
据香港工业总会针织成衣分组主席宣武介绍,目前香港业界正在积极部署接收高价订单能力。钟永喜认为港资企业在珠三角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粤港本来就是唇齿相依,香港有很多在国际上享负盛名的强项,广东省完全可以依赖这些优势,为珠三角企业的腾飞助力。他表示,贸发局正在为双方企业提供商贸配对服务、信息、平台、设计师和合作机会。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