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正是商业消费的旺季,可是对于即将在北京连关两店的太平洋百货人来说则感觉颇为落寞。作为进入内地市场近20 年并连下数城的台湾连锁百货巨头, 太平洋百货为何出现如此失利的局面? 这是否意味着国内百货业单店模式面临新的寒冬考验?
三大原因导致太平洋失利据中信证券最新统计,2011 年中期零售板块收入增速达5 年来最高水平, 零售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2879 亿元,同比增长28.48%。其中,百货板块表现不俗,2011 年中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180 亿元,同比增长41.36%。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百货都能分享这一成果。
据相关媒体报道,9 月8 日, 北京太平洋百货盈科店的会员被告知该店将于10 月25日关闭,另外太平洋百货的五棵松门店也即将关闭。
对于连关两店的原因, 来自台湾的消息称,因卖场规划未尽理想,加以商圈变化、大楼业主欲大幅调高租金,8 月18 日举行的太平洋百货中国公司董事会因此决议结束经营太平洋百货北京盈科店。另外,太平洋百货北京五棵松店成立于2009 年,因业主更换频繁、招商一再延宕,公司董事会也决议与新业主协商终止租约。
从外因来看, 太平洋百货与业主有关租金的矛盾以及来自商圈其他购物中心的冲击都是促使其在北京关店的因素, 但是有知情人士昨日对羊城晚报记者透露, 还有一点内因被许多人忽略, 这就是目前太平洋百货在内地市场发展的尴尬, “ 太平洋百货就像没有家长的孩子。”据悉,由于股权纠纷,关于内地10 家太平洋百货的归属问题, 目前台湾太平洋建设集团( 太平洋百货创始公司) 和台湾远东集团仍有争议, 因此这也阻碍了北京太平洋百货店的发展, 而最早一批太平洋百货的团队已经离开。
传统百货模式进入瓶颈期?
不过, 虽然有内因的推动, 作为百货业巨头的太平洋百货连关两店依然引起了业内巨大震动。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化,类似太平洋百货单店发展的传统百货业模式已经遇到瓶颈,接下来或者会出现新一轮的淘汰潮。
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对这一说法表示认同。他对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商业地产成为热钱投资的重点,各地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蓬勃发展,整体商业面积成几何数上升。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也随之变化,消费者到商场的需求已经从单纯购物变成需要娱乐、餐饮、休闲等多功能支持。因此,传统的单体百货的生存受到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期。”
北京的资深商业人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在北京的商圈,比如中粮集团的大悦城建成后就能够吸引固定的消费人群, 而商圈内的单体百货已经失去吸引力。以单店发展模式扩张的太平洋百货的关店可以说是给传统百货发展敲响了警钟。”
也有零售业分析师提出,当前百货行业的靓丽表现背后必须警惕人工成本、门店租金成本等对利润侵蚀程度加剧, 抵减了企业经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成果。有多位分析师认为,要警惕下半年消费增速放缓, 劳动力和物业成本持续上涨对百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百货业将朝何处去?
面对各种压力,百货业是否会衰落? 又将往何处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分析, 百货业态并不会衰落, 但是如何科学定位,如何经营则是关键。作为百货,卖的就是品牌、时尚、荣誉、功能和环境。但是,在不同的区域,比如郊区或者市中心,该如何突出自身的特点是不同的。百货的经营者只有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特色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
黄文杰则认为, 接下来, 百货业将朝着与地产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比如进入购物中心、或者自建购物中心。在这方面, 银泰百货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 他们不再选择如以往般热衷单独租赁商业物业开百货, 而是更青睐于收购商业物业或者自建购物中心。
太平洋百货的相关高层也表示, 如果再进入北京市场将考虑自建购物中心。记者发现,广百股份在增资后首先将资金购买了新一城的物业, 并在其发展目标中将购物中心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同时, 黄文杰认为, 百货业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则是精细化的专业店模式, 这些专业店专门针对特定的消费群, 经营面积不大, 有着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据悉,香港的新世界百货已经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其百货分为时尚、女子百货等不同的专业百货类型, 在沈阳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而广百股份已经开始加速发展GBF、广百电器、广百超市等专业连锁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