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信息 > 政策信息 > 正文
夕阳产业捆绑富国贸易政策 纺织品争端成闹剧
Θ联科绣花网[乐绣网] 服装信息-政策信息  Θ添加时间: 2018-12-07

    夕阳产业“捆绑”富国贸易政策

  这几天,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肯定笑得特别开心:14日,中国输欧压港的纺织品将被放行。而在7日,欧盟各成员国正式批准了他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协议——5日在北京就纺织品“压港”问题达成的协议。

  这意味着,曼德尔森在欧盟内部因“纺织品危机”而产生的“政治信任危机”已经过去,至少是得到大大缓解。

  在更早前的9月1日中午时分,刚结束中美第四轮纺织品磋商、匆匆走出中国商务部谈判大楼的美国纺织品谈判官员,脸色凝重。而过去了十多天,下一轮中美纺织品磋商何时开始,依然毫无消息。

  其实,不论是已与中方达成协议、“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欧盟,还是漫天要价、无理力压中方更多让步的美国,这场引人瞩目的纺织品争端从一开始发展现在,充满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情节。只是,在发达国家充满交易气味的政治框架内,这场由一些富国夕阳产业挑起事端、相关当局推波助澜、滥用“设限”手段的保护主义“戏剧”,不可避免地滑向“闹剧”。

  这场“闹剧”中,一贯自诩为自由贸易先锋的部分发达国家,扮演了不光彩的反面角色。而仍是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国,却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形象。相形之下,反差明显。

  在欧美保护主义势力的一片喧嚣声中,人们已开始厌烦。现在值得关心的问题似乎只剩下,当被保护主义冲昏大脑的欧盟渐渐清醒时,美国将如何结束这场越来越令人生厌的“闹剧”?

  “发飙”在前损失在后 欧盟左右为难来华求解

  14日放行中国“压港”纺织品的公告,是欧盟于8日正式发表公告宣布的。公告的发布表明,“压港”纺织品挂上欧盟商场货架将一路畅通;还表明,中国商务部在纺织品问题上半年多的“两线作战”告一段落,终于可以集中精力解决中美之间的纺织品争端了。

  回顾中欧纺织品争端的过程就会发现,其中不乏一波三折的戏剧性情节。

  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前后,一些发达国家纺织制造业的行业团体就开始“发飙”,频频向欧盟施压,要求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今年4月份,欧洲纺织制造业团体在欧洲议会所在地附近的公园内,放飞了100万只气球,象征中国纺织品涌入造成欧洲100万纺织工人失业,此举虽然极其夸张但在欧盟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据欧洲媒体报道,自今年3月起,欧洲纺织制造业组织的代表,每隔一天便会到贸易委员会办公室抗议,指责委员会优柔寡断。 

  在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一片风声鹤唳中,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在一季度刚过就表态说,自今年初国际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迅速激增”,欧盟一季度从中国进口的T恤和麻纱“分别增长了187%和56%”。当时,沉醉在“自由贸易幻境”中的中国纺织品企业已隐约感觉到:3个月的纺织品贸易“蜜月”持续不了多久了。

  果不其然。今年4月,欧盟先后对10余种中国纺织品启动了设限调查,并于5月27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亚麻纱和T恤衫提出正式磋商请求。按照欧盟法律,15天的磋商期内若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欧盟将有权采取单边设限行动。

  6月10日——中欧纺织品磋商期最后一天,曼德尔森率谈判代表团“掐着点儿”赶到上海,一下飞机就奔赴谈判地点与薄熙来“挑灯夜战”。

  戏剧性的一刻,在6月11日凌晨零点——磋商期结束的最后一刻——刚过时出现,曼德尔森和薄熙来走出谈判室,向门外苦守至深夜的中外记者宣布,中欧就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的承诺,欧盟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等10类纺织品终止调查。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对上述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然而,曼德尔森面带自得之色回到欧盟一个月还不到,欧盟“纺织品危机”开始暴露。根据协议,在6月11日到7月20日协议生效之间,存在一个“空当期”。6月11日以前启运的,管理体制照旧,7月20日之后的,欧盟凭中国发放的出口许可证与配额剩余数量发放进口许可证。对于许多欧盟进口商和中国出口商来说,这段“空当期”也是最后一段“黄金时期”。于是乎,这段时间欧盟贸易商狂抛订单,中国纺织品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但是,由于此期间进口产品数量也从2005年配额剩余中扣除,在部分类别上,有限配额被过早地消耗殆尽。

  于是在7、8月份,就出现了欧洲人未曾想到的情况:一方面,越来越多中国纺织品清关率达到100%,超过限额的纺织品被封入欧盟海关不能出港;另一方面,欧洲纺织品市场进入换季季节,但大量商品积压在海关,商场货架上的纺织品服装渐渐告罄。

  这给欧盟进口商和零售商造成了极大损失。大量没有赶得及在封关之前进入市场的中国纺织品,被送入了欧盟各国的海关仓库,而已经为这些货物付款的欧盟零售商们更是牢骚满腹。

  刚刚卸下纺织制造业团体重压的曼德尔森,立刻感觉到了来自内部的压力。8月中,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四国贸易部长(大臣)在英国《金融时报》上联合发表文章,反对欧盟当局对中国纺织品的限制措施。而在德国,一家纺织品进口商干脆将欧盟告上了当地的法庭。最近,欧洲消费者组织也加入到反对纺织品设限的阵营中。该组织指出,重新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欧洲每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每年要为此多支付200至300欧元。为此该组织要求欧委会根据欧洲的消费者保障法,放宽对中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

  反对的声音指出,欧盟在对待中国纺织品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判断”,使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在短时间内陷入风雨飘摇。欧洲媒体指出,欧盟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纺织品危机”。这些指责很快集中到曼德尔森身上,不少人开始质疑曼德尔森的能力和政治信誉。自诩“信奉自由贸易传统”的曼德尔森,刚刚就任欧盟贸易委员仅数月就面临一场“政治危机”。

  由于这部分力量此前未整合在一起,加上此次反弹非常迅猛,曼德尔森有点喘不过气了。8月底、9月初,他数次公开承认,6月份中欧纺织品协议的执行出现了“严重障碍”。他还表示,将尽快与中方磋商解决纺织品“压港”问题。

  正是在这种左右为难、两面不讨好的背景下,曼德尔森匆匆赶到北京求解纺织品“压港”问题并最终达成协议。

  所幸的是,欧盟贸易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惨重损失,已使欧盟当局渐渐从保护主义的喧嚣声中渐渐清醒过来,及时勒住了

  过度保护必伤及自身 美国漫天要价欲揩“大油”

  自今年年初以来,在美国纺织制造团体地鼓噪下,美国政府已受理业界提出的19项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申请。其中,美方已对其中9种纺织品设限,其他是否设限决定也将于近期做出。

  目前,中美纺织品争端经过四轮磋商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仍存实质性分歧。商务部研究院赵玉敏研究员指出,美方在谈判中多次强调,中美应达成一个“综合性”、“涵盖更多纺织品”的协议。直到最近结束的第四轮磋商中,美方此种表述没有改变。

  据外电报道,美国纺织制造业团体要求,对超过35个大类的中国纺织品设限。“如果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在美国市场上具有商业价值的中国纺织品都将纳入设限范围。”赵玉敏说,“这大大超出了中方的底线。”

  显然,美方如此“漫天要价”不是简单为了“落地还钱”。专家指出,美方此举是为了从中国身上揩到“大油”——如力压人民币升值、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中方做更多让步等等。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如果美方在对华纺织品问题上不愿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味过高要价,今后也会像欧盟此前那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下花样可直接上绣花机做货:
乐绣(联科)制衣刺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