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名嫌犯被批捕,177人被提起公诉
假冒伪劣商品肥了黑心商人,苦了合法商人,害了消费者,造成桩桩命案。12月5日记者从四川省检察院获悉,全省三级检察机关重拳围歼“制假售假”腐败取得阶段性战果:截止发稿时止,全省检察机关受理该类案件线索114件,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110件,公安机关主动立案89件130人,通知公安机关立案23件28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21件160人,其中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13件151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件9人;批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85人,依法提起公诉177人。
出击:挖出立案线索108件
去年以来,四川省三级检察院针对制假售假犯罪活动猖獗,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情况,集中开展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开火的立案监督专项行动。
截至今年10月,全省三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干警主动出击,深入行政执法机关2976人(次),共查询案件6144件,查阅案件卷宗2349件2707卷,从中深挖出立案监督案件线索108件。绵阳市院在办案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抽调干警80余人上街宣传,散发宣传资料9000余份;宜宾市翠屏区院通过对主要行政执法机关三年来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查阅,发现犯罪线索21件,已成功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7件;巴中市院在立案监督专项行动中所办案件,50%是在走访行政执法机关中发现的。
联动:撒下天罗地网
全省检察干警加强同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联手打击力度,坚持对立案监督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2004年5月,省检察院与省公安厅及省级十六家行政执法机关联合下发了《四川省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加强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规定(试行)》规范性文件。截止今年7月,全省22个市、分、州检察院均与各行政执法机关联合会签了有关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的文件。成都市金牛区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公安机关对一起假冒“阿迪达斯”、“耐克”运动服装及用品的案件,未立案侦查。成都市检察院将其列为督办案件,要求金牛区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侦查,该案假冒物品货值人民币530余万元,其行为已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金牛区检察院及时批捕犯罪嫌疑人,现该案法院已作出有罪判决。
保护:为了老百姓用上放心商品
此次行动自开展以来,四川省三级检察机关快速反应,歼灭战捷报频传。针对央视曝光新都区新繁镇华忠调味食品厂生产的泡菜系列存在质量问题,新都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在确定不合格产品不是著名品牌“新繁泡菜”后,向成都市质监局新都分局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加强对该厂产品质量的日常监督。同日被曝光的彭州泡菜,也在彭州市院引导侦查后查明确有不合格产品,并向行政执法机关发出了整顿市场秩序的检察建议。
大竹县检察院加大监督力度,成功监督了一起生产销售假烟大案。2004年初,江军等人在贩卖假烟过程中发现有利可图,遂聘请苏邦建向工人传授用劣质低档烟冒充高档烟的技术。1年多来,其案值已达35万元。日前,大竹检方发现案情后及时向公安机关发出了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记者发稿时,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苏邦建等人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侦查。
针对近年来该省“泸州老窖”、“郎酒”等驰名商标和知名商品品牌受到不同程度侵害的情况,泸州市检察院主动与泸州老窖酒厂、郎酒厂、仙潭酒厂等企业取得联系,宣传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帮助他们摸排线索,分析案情。同时,检察干警还到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明查暗访。今年1至7月,泸州检方共发现并移送制售假冒驰名商标商品案件线索11件12人,目前,公安机关已全部立案。
深挖:掀翻制假售假“保护伞”
四川省检察院还把打击重点延伸到制假售假背后的“保护伞”身上。全省检察机关以打击制假售假背后的“保护伞”为重点,严查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背后的职务犯罪。南充市高坪区院侦监科在审查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高坪区东观镇“问题猪肉”涉及的渎职案件中,发现高坪区畜牧局副局长陈博、高坪区畜牧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孙和民涉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犯罪,遂建议渎侦科立案查处,现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据了解,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立案监督专项行动以来,已向侦查部门移送职务犯罪线索4件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