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费者是太阳,各个行业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的话,欧盟有关机构与“太阳”的距离要比“行星”远得多。
近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报告,称从亚洲流入欧盟的仿制品数量连年上涨,欧盟将对仿制与盗版行为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报告分析了仿制品增多的原因以及对欧洲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并对各国及欧盟相关立法措施进行了综述。报告中特别标明,流入欧盟的仿制品大部分来自亚洲,60%来自中国。
欧盟加大惩治仿制品力度 据欧盟公布的数字,2002年,在欧盟的外部边界共查获了约8500万件仿制品。2003年,这一数字上升为近1亿件,总价值约10亿欧元。仿制行为出现了“从高往低走”的现象,从以往热衷仿制高档服装与名表首饰等转向日常用品领域。
欧盟从1998年开始对仿制行为采取措施,先是通过了一份绿皮书,后又通过了一份专门的行动计划,2004年4月29日,又专门就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了一份指导准则,但到那时为止,在欧盟层面一直没有任何特别的刑事制裁措施。现在,欧盟要求各个成员国在立法方面加强协作,在刑事法律方面“保持足够的步伐”。
最近一段时间,的确有不少欧盟成员国开始了具体行动。7月11日,法国预算部长科贝率多名政要在法国滨海城市戛纳展开了“打击仿制品总动员”行动,这一天在戛纳共销毁3万件法国名牌仿制品。科贝在销毁现场表示,法国政府已将打击仿冒列为重点任务。最近以来,欧盟各国已对机场码头的货柜行李加强了检查力度。据报道,如有旅客携带5件以上仿制产品进入欧盟边界,一旦查获,就将受到处罚。比利时就提请暑假游客从亚洲回国时切勿携带假冒名牌产品入关,一旦被发现将遭1万欧元罚款。
中国成为打假主要目标国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成为欧盟打击仿制与盗版行为的主要目标国。根据欧盟7月12日公布的数字,2003年欧盟外部边界查获的仿制与盗版制品中有70%来自亚洲。在欧盟公布的文件中,有几张附表,其中一张表格就标明了来自中国的比例占了被查仿制品的60%。
文件中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字说明提到中国的仿制品,但附表中中国“名列榜首”显然很是引人注目。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欧洲媒体已经开始就此大做文章。法国费加罗报日前曾以《中国,假货王国》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报道了中国仿制品产业和中国深圳罗湖商业城名牌专卖店的有关情况。文章宣称,目前中国30%的工业生产涉及名牌仿制,全球50%的假冒产品出自中国,中国造假产业除涉及高档消费品外还涉及航空、食品、制药、多媒体、烟酒等。在“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所谓仿制问题又成为了他们大肆炒作的“炮弹”。
欧盟这一报告“并不简单” 记者曾与布鲁塞尔的一位贸易专家谈起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他前不久刚从中国回来。他说,在中国停留时间虽不长,但已几次看到当地的电视台播放轧路机辗轧盗版光碟的场面,这些场景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中国这几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确力度很大,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这位来自德国的专家,与记者说这番话时态度是很认真的。他对欧盟公布的数字一向是“冷静对待”。他说,前段时间欧盟公布的关于中国纺织品出口激增的数字中,就存在一些“水分”。为此,他们还专门向欧盟有关机构指出过。不过,这种“指正”的效果实在是相当有限。他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消费者是太阳,各个行业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的话,欧盟有关机构与“太阳”的距离要比“行星”远得多。
有分析认为,欧盟此时提出反仿制问题,至少有两点值得玩味。一是数字不新,现在已是2005年年中,拿2003年的数据作为证明,是否站得住脚?二是此间可能存在“美国因素”。据一位欧盟官员向记者透露,6月20日欧美首脑华盛顿会晤讨论有关中国问题时,知识产权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即将来临之际,美欧希望在全球贸易谈判方面有所突破,尤其希望在迫使发展中国家让步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欧盟此时提出反仿制问题,是否想在贸易谈判方面“增加筹码”,值得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