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出口港澳数量下降
据拱北海关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纺织品服装出口港澳地区3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3%。其中,对香港地区出口纺织品服装37.7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对澳门出口2亿美元,同比下降39.8%。
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不少以OPA(境外加工)方式生产的厂家不需要再利用港澳较多的配额,而把原本在港澳地区加工的工序直接在内地的工厂加工,这是导致广东对港澳地区出口纺织品服装数量下降的主因。
今年1月1日至5月31日,中国对148种纺织品服装开征出口税,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广东对香港服装出口的积极性。据统计,这段期间,广东在加征关税范围内的纺织品服装出口2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1%;6月份继续征出口税的68种商品出口为1.5亿美元,同比下降24.1%。海关专家分析表示,征收出口关税导致OPA成本加重,不少贸易商干脆把所有工序都转移到内地,避免因多次进出两地而被重复征税。 据悉,对港澳地区纺织品服装出口冲击最大的是一般贸易出口,今年上半年,广东对香港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3%。
内地厂商希望“借道”香港
专家表示,欧盟目前已经开始对中国部分纺织品“设限”,在受到限制的类别,为规避配额,到港澳地区进行OPA将重新成为一种潮流,更何况从2005年6月10日起,国家决定对港澳地区到内地实施外发加工措施(OPA),且领取港澳原产地证的纺织品免征出口关税。因此预计今年下半年纺织品对港澳的出口会有所反弹。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港OPA纺织品免征出口关税,是刺激内地和港澳地区纺织行业合作的一道兴奋剂。因为将成衣在内地制造裁片,运回港澳地区进行主要工序,再输往内地完成制品,这一过程中起码免缴两次出口关税。 香港贸发局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不少内地纺织服装厂纷纷与香港同行洽商,希望下半年将某些即将“冲线”的受限品种的部分生产工序转移到香港,一旦欧美“封关”,就可以“made in hongkong”的名义出口,完成剩余订单,避免全面停工。
关键还是提升产品档次
潘永才表示,内地厂商欲转道香港避开设限,关键在于生产的产品不能太低档,价格不能太低,因为香港制业工人薪资普遍比内地高10%-20%。
据了解,港澳地区目前约有2-3万家制衣厂商。潘永才说,多年的国际贸易经验,使香港厂商无论大小都擅长“狡兔三窟”。大厂家除了在内地投资,大多也在东南亚甚至欧美当地拥有制造企业,所以受这次中美欧纺织品纠纷的影响不大,而中小厂商在将生产线“北移”的同时,都没有放弃在香港的生产厂房。随着新一轮配额的实施,这些曾一度闲置的香港厂房和机器很快就会大派用场,目前不少在珠三角投资的香港制衣厂都已计划将部分品种生产线“回流”香港。
潘永才强调,内地纺织品服装企业与香港本地厂商合伙,无论是将生产线转到港澳还是东南亚,都是一个共赢的选择。面对未来复杂的贸易环境,港商与粤商是坐在一条船上的。
记者观察:不妨开辟“第二战场”
半年来,纺织品国际贸易充满变数。如何随机应变?对广东纺织品生产、出口企业而言,的确是一场生死考验。
我们看见,国内一些纺织品出口企业最近抢在“封关”前“斗快”出口,甚至有人包飞机空运,这是一种“低层次”的应变。
真正懂得应变的厂商,早就在谋划开辟“第二战场”———开拓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或者借道香港、澳门,或者选择在东南亚设厂、寻求合作。在这方面,老谋深算的香港厂商应为榜样,他们从未动摇将生产线“北移”大陆的主旋律,也从未放弃到东南亚设厂和保留香港厂房的应变之策。未雨绸缪,正应验孙武那句名言:“多算胜,少算不胜”。
据了解,现在已经有广东民企打算在欧美开服装品牌专卖店、连锁店。这是更高层次上的“随机应变”。
来源: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