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作出推迟对中国男式毛制裤裁决的决定前,CITA在18日决定推迟对我合纤厂丝织物的“特保”案裁决,这是自2003年末美国对华实施纺织品“特保”措施以来,CITA首次对案件延期裁决。CITA两次都未说明延期裁决的理由,只表示“还需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以判断中国产品是否对美国造成了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威胁”。CITA将在本月31日对上述两案定夺,决定是否对两类产品启动“特保”。
事实上,22日的“特保”延期颇具戏剧性。北京时间22日晚7点,商务部称接到美方对我毛制裤启动“特保”的通知,并就此表达了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商务部强调美方在本月11日中美商贸联委会上慎用“特保”的表态,称美方再次单方设限“中国制造”无疑给双方对话增加了困难。而次日,商务部则表示美方已推迟裁决,并指出“中方注意到美方在采取纺织品特限措施方面表现出的谨慎态度”。
东华大学产业经济系陆圣分析,CITA目前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是否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正受到中美政治高层间谈判的牵制,必须慎之又慎;另一方面,近期几起“特保”案的情形类似,一旦对其中某类产品作出否定性裁决,不仅在此前肯定性裁决的案子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对今后类似案件的裁决也难免“自缚手脚”。
在业界颇为关注的中美纺织品磋商上,昨日从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处获悉,中美最早将在本月底再谈纺织品,“我最新得到的消息是,中美将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就纺织品展开磋商,美方将‘特保’裁决推迟至月底可能与此有关。”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尽管纺织品是近期中美贸易交锋的焦点,但双方更深层次的交锋则是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希望汇率的松动将助推中美纺织品磋商,使剑拔弩张的贸易局面有所突破。”
以外销高档床上用品为主的上海苏豪损失甚微,公司称汇兑损失将占年利润的5%以内。但像苏豪那样幸运的企业并不多,记者从沪上数家纺企了解到,汇兑损失将导致企业利润折戟10%~30%。
海外媒体日前发表评论称,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纺织品的“自抬身价”,长远看将比“特保”下的配额设限更能规范中国产品的出口。
来源: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