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日,中美谈判代表结束了为期3天的第四轮纺织品磋商。中国商务部表示,由于在原则问题上仍存在分歧,谈判未能达成一致。但双方同意尽快商定下轮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在磋商未达成广泛一致的消息传出后,2005年9月1日,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增加对其他人造长纤织物、棉制和人造纤维胸衣等两类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自2005年5月,美国以"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先后对7种中国纺织品设限。此后,又陆续对中国12种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 此后中国积极同美国就纺织品问题共进行了四次磋商,但布什政府态度强硬,至今未达成任何实质协议。
从摩擦内容上看,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只是中美贸易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其在中美贸易当中所占有的份额也有限。而且,从产业结构上看,纺织业在美国产业当中只占一小部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布什政府态度为何如此强硬?
一、美国国内政治上的需要。 保守势力从各自的集团利益出发,频频制造“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政治家将美国国内大量工人失业和美国对中国贸易存在巨大逆差两种现象结合在一起考虑,于是得出的结论就是,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导致了国内就业问题。因此,美国政治家正在积极地以各种方式报复中国,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实施配额限制,就是报复措施之一。
二、美国自身经济上的原因。
美国经济衰退和产业调整导致贸易逆差加大,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急剧降温,2001年3月正式进入衰退。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从传统工业向高科技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传统产业丧失成本优势,高科技又不能迅速开辟市场,增大了贸易逆差。美国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千方百计对我国产品实施贸易壁垒。
三、从美国全球战略考量。 美国并不希望一个日益强大且能与之抗衡的中国崛起。美国反华势力认为,中国必然谋求亚洲霸主地位,中国将是未来美国最主要的敌人。根据这一逻辑,美国政府总是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发展,设置贸易壁垒就是其对付中国发展的战略一部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担心其不能确定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未来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于是他们对中国增长的戒心在增强,希望用规则束缚中国,用美国的话说就是要求中国按规则办事。在美国看来,来自中国的挑战不止贸易。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最近一年来,美国媒体纷纷炒作中国崛起,中国在金融、安全、环境、能源等方面对美国形成或将形成挑战。因此中美贸易纠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的意义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次。
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分野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对中国的防范和瓦解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
从布什政府2004年9月27日提交美国国会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新冷战思维”一点也没有改变。该报告也强调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深刻分歧,特别是,它称美国“依照《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自卫的承诺是其中之一”。此外,中美两国还存在人权、不扩散等领域的分歧。该报告的中国部分,中美之间最大的分歧还在于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对此,该报告在中国的政治发展方面着墨很多,把美国模式的自由、民主当作普遍真理而推销。显然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威慑战略没有变。
五、中国的迅速崛起,是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曾与之相比的,也是美国从未遇过的课题,布什政府更是焦虑不安,患了狂燥症,做出以上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实现进出口总额1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贸易顺差319.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中国当年出口总额5933.7亿美元的21.1%。中美贸易顺差就接近50%左右。
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我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从国家出口策略来看,应做好以下工作:
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必须彻底摒弃"重商主义"的片面追求增加贸易顺差的思想观念,实现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抛弃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的惯性思维,调整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实现出口“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化率以延长加工贸易在中国国内的价值链;注重外贸政策与外资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
其次,从国家外交策略来看,应当继续坚持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 温家宝总理讲得很明确,"韬光养晦"至少还要管一百年。具体对于美国来说,我们应当用全球战略眼光来看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更多的美国人民真正了解中国,破解少数别有用心的一小部分美国人“妖魔化”中国,采取"贴身紧逼"外交,多合作少对抗,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