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莫斯科一家电视台播出的综艺节目中,两名演员在诙谐对话说:“这是个节日,你一定要送我件礼物,要质量好的,款式好的,价格便宜的”,最后强调说:“但不要中国的”,此话一出,镜头转向了笑的前仰后合的俄罗斯观众们。虽然这只是个综艺节目,但是却反映了“中国制造”在俄罗斯人心中的位置。
据俄罗斯龙报报道,长期以来,俄罗斯人的印象就是,在简陋嘈杂的大卖场中,销售的是便宜的中国货,而在装饰华美的专卖店中,销售的是质量一流的欧洲产品,在莫斯科尤其如此。
应该说,在俄罗斯,由于泾渭分明的产品定位,中国和西欧国家的产品一直相安无事地瓜分和扩张着各自的顾客群,来自东西方的市场竞争者并没有成为互相的对手。
据俄罗斯纺织协会统计,俄服装市场每年总容量约为230亿—250亿美元,且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其中大众服装约占市场份额的65%,即160亿美元左右,这一块,是中国产品的传统领地。而这一块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就是莫斯科的批发市场。
2005年冬天,莫斯科批发市场上的华商在日渐艰难的销售情况下,开始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服装业的挑战,其中,土耳其、印度、波兰甚至俄罗斯本土都已经成为中国服装的对手。
大敌当前,缺少研发力量,款式落后成了制约在俄中国服装销售的瓶颈。
多年以来,在俄华商更新款式的主渠道就是仿造土耳其等地的产品,在莫斯科的各个商场和市场中购买土耳其及欧洲其他各国的流行款式的产品,在最快的时间内制作相同或类似款式并上市,但是受生产时间和运输时间的限制,新产品在莫斯科上市一般都要等到下一个旺季。在此期间,来自其他国家服装的款式早就进行了若干次更新。
一位在莫斯科批发市场经营服装批发生意的“黑毛”告诉他的中国朋友:“以前,你的货要是款式不好,便宜点也能卖掉,现在不行了,款式稍有落后,人家就不买,多便宜都不要。”他说:“我的一些朋友现在每个月就到土耳其去一次,看新货,有的随身就能带很多新款回来,很受欢迎。土耳其的很多厂家专门接小批量的定单,做得快,运输到俄罗斯也方便,再说现在土耳其货也比以前便宜多了。”
如果说,在俄罗斯的服装市场,土耳其是中国服装宿敌的话,那么,俄罗斯本土低端服装产品近年也已经开始蚕食中国服装的份额,成为另外的对手。
市场人士估计,目前俄本土品牌服装约占俄消费市场3%—4%的份额,虽然份额不大,但增长速度惊人,2000年以来,俄国产服装销售额每年都以1.5到2倍的势头递增。
在服装制作工艺方面,俄罗斯远远不及中国。俄罗斯Weeken公司的总经理叶弗盖尼·雅苏克说:“我们最大的困难既不是市场,也不是资金,而是设计和高级裁缝技师。”Denis公司的总经理弗拉基米尔·梅尼科夫也坦言:“我们现在需要学习的还是如何做衣服,而且这一课还没有学好。”
尽管如此,俄罗斯本土服装还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以款式打天下。
Vassa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叶琳娜·瓦夏说,“作为大众服装来说,质量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更快地更新款式和流行色。”“流行色的更新对俄服装业尤其重要,因为俄罗斯冬天漫长,人们非常珍惜阳光明媚而温暖的季节,每一个流行色在俄罗斯的生命只有一个半月。”
Sela公司总裁阿尔坦丁·彼卡耶夫斯基则介绍说:“低端产品因为薄利,所以必须多销,实现多销就要有大量款式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并以最快速度更新,我们的款式大约三周更新一次,这一优势是中国产品无法相比的。”
这几家俄大型服装生产商都选择了重金聘请西欧设计师,或者与著名的设计公司合作,例如:OGGI公司重金请来意大利设计师;Sala公司在法国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室;还有几家公司选派了在轻纺院校的大学生去西欧学习设计。
在其他竞争对手以不断更新款式的服装来争夺市场的时候,莫斯科批发市场上的中国服装却缺少新意。
一位来自中国东北的华商对记者说:“每年大家都一样,在俄罗斯买样品,回去做样品。这种方式最快捷,俄罗斯人的审美观点和中国人差异很大,别说我们没有专人设计款式,就是有,也是中国设计师,俄罗斯也未必喜欢。不如直接买样品回去,风险还小。”
但是,这位华商同时也承认:“长年都是如此,现在就越做越难。大家都是在莫斯科范围内买样品,样品也都大同小异。现在你到市场上看看,款式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确实比土耳其的产品款式差远了。但是改进款式,实在是有心无力。”
中国有句古话:未雨绸缪。而对于莫斯科的华商来说,如何更新服装款式、稳固原有市场、在竞争加剧之前防患于未然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