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出口额再创新高累计出口超600亿美元
1—6月,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达到626.1亿美元,已经超过2002年全年的总水平。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又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上半年,除2月份外,其他各月的出口额都超过百亿美元,且自3月份开始,逐月、稳步递增,至6月份,单月出口额已经达到130.1亿美元,创下单月出口记录。
进口总体上也呈现增长走势,但增速相对较慢。除2月外,各月的进口增幅都在10%以下。
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据出口企业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出口在2006年进入更快的发展阶段,1~6月,出口额达到2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0.6%。同时,民营出口企业增至24000多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54%。民营企业出口额增幅也高达47%,其中3~6月连续四个月的月度增幅超过50%,发展前景看好。
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上半年出口160.9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25.7%,出口额同比增长4.1%。尽管如此,占出口企业8%的国企能够创造全国25.7%的出口额,证明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国企在规模和实力上仍占据领先地位。
三资企业出口21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5%,同比增长18.1%。其中独资企业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三资企业进口增长7.6%,占进口总额的72%。
对欧美出口增幅回落对其周边地区增长异常
1~6月,我国对欧盟出口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对美国出口83亿美元,同比下降0.5%。对欧美出口合计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28.5%,比2005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
欧盟、日本、中国香港地区、美国和韩国分列我纺织品服装出口前五大市场。对香港地区、韩国的出口增长相对迅速,增幅分别达到24%和43%。对日本出口增长平稳,增幅为9%。
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顺差明显增长,累计顺差额分别达到70亿美元和11.3亿美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3.1%和225%。
其他主要市场中,对罗马尼亚、土耳其、墨西哥、保加利亚等欧盟和美国周边国家的出口增长最为显著。尤其是罗马尼亚,对其出口额在上半年已经达到2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5倍。罗马尼亚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地位也在短短的半年中从第22位迅速升至第6位,甚至超过了俄罗斯。对其他几个欧美周边国家的出口增幅也都在一倍以上,对保加利亚增长6倍。这一现象应引起各方关注,以免在此问题上招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服装出口增速超过纺织品对美欧出口服装增长乏力
1~6月,纺织品出口2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服装出口396.6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服装中,针织服装、梭织服装和衣着附件三大类商品出口额分别增长44.6%、20%和15%。其中棉制服装出口额增长37.2%,毛制、化纤制服装增长15.3%和30%,丝制服装的出口下降7.6%。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化纤制服装和棉制服装,出口量分别增长30%和25%。
纱线与纺织制成品的出口额增幅均达到23%,是纺织品中增长最快的商品。面料增长相对缓慢,增幅为16%。纺织制成品中的无纺织物和工业用纺织品仍是增长最快的商品,增幅分别达到34.9%和22%,家用纺织品出口增长16%。
进入2006年,我国对美服装出口开始下降,且降幅自3月起逐月加快。至上半年底,对美国出口服装56亿美元,下降8%。其中针织服装下降22%,梭织服装下降4.3%。出口量下降得更快。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量分别下降50.3%和13.6%。
对欧盟出口服装额保持了7.8%的增长,但增速也呈现出逐月放缓的势头,其中5、6两个月的单月出口增幅已经回落到10%以下。前6个月对欧盟出口梭织服装增长16.6%,针织服装下降12%。出口量全面下降,针织服装降幅达23%。对欧盟和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全部实现增长,且增速分别达到15.7%和20%。
出口服装单价小幅提升对美欧增长相对迅速
1~6月,我国共出口服装(包括针、梭织服装)共133.7亿件(套),同比增长25.7%,出口单价总体提升4%。对配额地区出口单价上升较快,其中对美国和欧盟出口服装平均单价分别增长27.4%和23%;
敏感商品简况:截至2006年7月27日,输美21种设限商品的清关率显示正常。
从美国纺织品服装办公室1~5月的进口统计数据看,在美自我进口的21种设限商品中,棉制裤子347/8、棉制针织衫338/9、男式梭织衬衫340/640、内衣352/652、化纤裤子647/8、合纤长丝布620、化纤裤子647/8等商品数量下降、单价上升表现得最为明显。只有化纤织物(619)和窗帘(666)的单价出现1%左右的小幅下降。
2006年1~6月,输欧盟35类涉案化纤布数量下降25%,单价下降4.5%。
编辑点评: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走势良好,对欧美出口增长全面回落,甚至出现小幅下降。贸易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但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欧美周边国家的出口增长异常,对日、韩等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都将会导致新一轮来自非配额地区的贸易摩擦。中国纺织品服装巨大的、不断扩张的产能亟待找到更多更好的渠道进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