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而西部的资源更丰富。东部做品牌、西部搞生产,两地合作拉长产业链条已经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知名制鞋企业浙江奥康集团行政总监周威这样说。
周威指出,奥康集团近年来将品牌和研发基地留在东部,将生产基地向西部搬迁。2005年,奥康在重庆璧山县建设“西部鞋都”,引进了当地数十家鞋业配套生产企业和近千家鞋材经营厂商,目前已逐渐形成横跨东西部的产业链条,生产成本降低了,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永亮说,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10多倍,为了缩小这个差距,国家积极倡导东西经济合作,并在7年前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胡永亮说,起初,西部主要以政府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来引资。近两年,东西经济合作已转向企业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资合作的新时期。以“东鞋西进”、“东桑西移”、“东棉西移”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上原来西部在全国产业中占优势的能源产业,成为目前东西部企业合作的主要领域。
由于比较效益减少,桑蚕老产区江、浙、粤等东部地区种桑占地日渐缩小。江苏省丝绸协会表示,目前,江苏众多茧丝绸生产企业已分别在贵州、重庆和内蒙古等地累计建立了3万亩蚕桑生产基地。浙江省德清一个县就在全国各地办了37个丝厂和一个绢纺厂,主要集中在广西、陕西和四川等省。
“东部地区的生产成本太高了,我们今后将主要做丝绸的工艺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江苏海安剿丝厂厂长张春林介绍。
张家港华芳集团是江苏第一大棉纺企业,这家企业最近在新疆投资创办了一个10多万纱锭的棉纺厂。华芳总经理钱福仁告诉记者:“到新疆投资是因为张家港本地不产棉花,新疆是棉花基地。东部的棉纺企业今后生存将更加困难,到西部去投资将成为一个趋势。”
“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发展,但过度集聚并不适合国情。中国东部一些省份纺织企业高度密集,但近年来遭遇了能源与环保的瓶颈。从目前纺织工业的转型来看,产业链条在逐渐被拉长。”江苏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说。
东部产业持续、大规模向西部延伸的同时,近年来西部部分产业资金也开始出现向东部流动的新趋势,而且这种西资东移的资金量一年比一年多,东西部产业资金出现了互流局面。
西资东移是在最近三、四年中出现的,如内蒙古的蒙牛企业今年开始在温州投资设厂。江苏无锡高新区今年也迎来了第一个来自西部的投资者。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西资东移出现得比较早,如宁夏第一个中国知名品牌圣雪绒在5年前就进入上海,四川的新希望集团2002年就开始进入上海的房地产业。
据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处统计,截至2004年底,西部12个省市区在上海的企业就有5639个,注册资本超过222.1亿元。
“西资东移和东资西进一样,也是市场经济规律所致,”胡永亮说,从对东部地区的主要行业产值在全国所占比例分析结果看,现在全国大部分的产业集群主要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该研究中心考察的20个行业中有17个集群形成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和上海等地区。“这些优势产业充满了商机,一些活跃的西部资本当然不会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