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及中国4家民营鞋企的奋力疾呼,中国皮鞋反倾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他1000多家鞋企的集体沉默,从另一方面显示着我国鞋企在这场国际游戏中的懵懂与尴尬。而两年后中国鞋企的竞争实力能否提升、鞋企掌舵人对国际市场的把握能力如何,值得深思。
改变或者融入游戏
欧盟2006年10月终裁结果宣布:对中国皮鞋的反倾销税率从19.4%下降到16.5%,征税期也由5年减少为2年。国内被涉及反倾销的1200多家鞋企中,只有奥康、泰马、金履、新生港元4家企业表示不满,再次提起诉讼,其他1000多家则选择了沉默。
2007年1月9日,以奥康为代表的4家鞋企,来京呼吁国内鞋企集体出面打赢这场反倾销官司。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希望国内同行能够站出来,为了国内制鞋企业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去打赢这场官司。”
王振滔说,自从去年得到欧盟的终裁结果后,就决定了再次诉讼。至于最后的结果,可以不是赢。但是这个过程当中,至少中国鞋企为自己争得了今后的发展机会和经验。因为,中国加入WTO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鞋企业只能徘徊在游戏规则边缘。要想进入到游戏中,就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和融入到这个游戏规则当中去。
2006年10月23日,奥康集团向欧盟一审法院提起诉讼,当年12月29日,诉讼材料已经全部递交到了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法院,欧盟法院正式受理诉讼请求。
奥康集团聘请的律师蒲凌尘介绍,这场官司画上句号总共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而这起官司中,对于国内制鞋企业的不合理处,蒲凌尘认为有。《欧盟反倾销条例》关于抽样的第十七条规定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条款。根据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第二条规定,要求对每一家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都要做出审核。但欧盟只抽取10家,既做倾销调查又做“市场经济地位”调查,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审核损害的因果关系、损害的数据计算、采取的幅度、基础和所取得的数据存在问题;再则就是程序上的问题,欧委会在整个调查程序中并没有向奥康、泰马或其他任何非抽样企业做出过关于“不审核市场经济地位”的书面解释,这让企业在此过程中不知所措。
两年后的竞争困惑
诉讼结束的时间,正好等同于欧盟终裁宣布的反倾销税率结束时间。众多国内鞋企认为,既然这一时间正好相同,那又何必再搭上高额的诉讼费。于是,他们选择了沉默,待两年之后再征战海外市场。
王振滔透露,自从中国鞋业遭受欧盟反倾销以来,出口订单大量下降,仅温州就下降了30%,而这一数字在今后还将有所下浮。
中国皮革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随着两年反倾销16.5%税率的过渡,国内一些小企业在出口受限、利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将面临生存危机。而一些大的制鞋企业也将会陷入运营艰难的困境。因此,国内制鞋企业在两年中如何发展规划尤为重要。当然,如何应对两年后的出口和竞争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国内制鞋业界存在知名品牌甚少、质量不精、出口走低端路线等缺陷。
对于今后的发展,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指出,国内鞋企提升品牌走高端路线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或面临的问题,诸如产能大、产品附加值不高、产生的国际贸易摩擦频繁等。
业内有关人士认为,1000多家鞋企选择沉默是个可怕的结果,一方面表明自己维权意识不够,另一方面说明自己陷入了对国际市场陌生的困惑。而品牌的提升在两年中很难立竿见影,因为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市场的扶持。就目前情况看,别说两年之后的竞争,如何安然地度过目前这两年也是个问题。基于此,国内制鞋企业将会经历一次洗牌,承受力不强的部分小企业被迫退出市场,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实行强强联合。
只有在强强联合后,形成的品牌才具有国际竞争实力。“但就目前的形势分析,即使国内鞋企在两年内真正实行了强强联合,进入国际市场时也将力不从心。因为,民营制鞋企业的技术水准短时间内能否提升到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的境界,还有待观察。”该人士说。
国际市场经验缺乏
有人认为反倾销不一定全是坏事,至少能警醒国内鞋企们的维权意识。而国内鞋企掌舵人们对国际市场的情况了解多少?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不少鞋企纷纷出口创汇。但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盲目性和对国际市场的不熟悉,受挫的情况屡屡发生。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卢瑞峰介绍,他们每年为各种企业追回的债务款高达几千万。而这些被欠钱企业,有的是直接与国外企业联系,有的通过中介人进行交易。但是这当中,他们对国际交易市场的游戏规则了解非常少,“有的甚至根本不懂”。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了解的缺乏在鞋企当中较为突出。中国80%的皮鞋制造商属于民营企业,从加入WTO开始,一些较大的制鞋企业尝试出口,赚到国外第一桶金时,国内的一些小企业开始跟风,有的利用自己的品牌直接出口,有的贴标为其他厂家打工赚钱。在整个出口过程中,中国制鞋企业一直走着低价位的路线,并在出口当地迅速占领市场。随着出口量的加大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中国鞋企迎来了反倾销诉讼。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鞋企犹如一个懵懂的少年,不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处境非常尴尬。
蒲凌尘说,此次奥康等其他鞋企的再诉讼,就是希望通过这场游戏成熟起来。游戏的结果能赢更好,如果不赢,那我们也得到了一个可喜的结果,就是今后其他企业在出口时遇到此类问题有了可以依据的法律条款,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令企业付出人力物力的同时仍然不知所措。
有着中国反倾销第一律师美誉的蒲凌尘,静思诉讼历程,他认为,企业掌舵人对国际市场了解到底有多少?以低价位竞争为手段,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布局下是否是唯一的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值得国内踊跃出口的鞋企老板们反思。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