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地来料加工,扒样、贴牌,没有自己的品牌生产,专门给国外搞订单贴牌加工,我们的利润只有人家的十几分之一,这种状况不转变,南平的针纺业就不会有大发展。”16日,南平市新华安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延平区针纺同业公会会长张寿平谈到品牌时感慨万千。
据他介绍,南平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技术、装备、人员已具备品牌的生产能力,其中有一大批企业加工生产的都是国际名牌服装。“尤其是童装,在福建省以及东南亚地区我们做得最好,泉州企业接的单还要拿到南平来生产。”
然而,南平人却穿不上自己的品牌服装。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市服装企业在工商局注册的产品商标仅为21件,且大多数没有生产,能够叫得响的品牌几乎没有,基本上处于“零品牌”状态。
“OEM”出“童装城”
南平中心城区现有150家针织制衣企业中,近90%从事针织童装系列加工,品种规格有2000多个,其中,93%出口,内销仅占7%,呈现突出的出口导向型产业特色。
业内人士认为,南平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扮演为人作嫁衣的角色,有其特殊的背景。南平纺织服装业基本上聚集在南平中心城区,其大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后,随着南纺、南针、华盛等国有集体企业的全面改革改制,一大批下岗纺织职工成了这一产业的弄潮儿,他们凭借多年的生产经营经验,白手起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捷径———“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在国际上被称为“OEM”,即原始设备制造商。在OEM的经营方式中,产品设计和经销方(通常是品牌持有者)在经营过程中利润丰厚,而制造方则利润有限,有时甚至极低微。“贴牌生产风险小,不用找销路,一验货出口了,对方的货款就打到账上,资金流向比较稳定,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设计和推广费用,降低了运营风险,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这么多年来,我们正是靠这样赚取微薄的制造费、加工费获得发展空间。”一家纺织企业“老总”深有感触地说。
在“OEM”中,南平中心城区冒出民营纺织企业150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产值达4亿元左右,初步形成了纺纱—织布—染整—绣花—印花—制衣一条较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作坊式小厂也纷纷蛹化为蝶,成为规模企业,出现了新华安制衣有限公司、康丽达制衣有限公司、华美针织有限公司、谊达制衣有限公司等10多家产值上千万元的规模企业,20多家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打造品牌难在哪?
从贴牌加工做起,当企业壮大后,再打造自己的品牌,我国许多企业都走这样的发展道路。南平纺织服装业和电线电缆业有着同样的发展背景,如今,电线电缆产业已有了三块全国驰名品牌,纺织服装业至今却一块都没有,甚至连叫得响的品牌也没有。
据了解,南平纺织服装业的品牌曾经昙花一现过。南平华盛针织集团公司是福建省针织行业工艺装备配套能力最全的企业,也曾是南平市针织服装出口第一大户。由华盛公司生产的“武夷山”牌针织衫裤,曾受到省内外消费者的好评,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南平创立品牌的一个“亮点”,遗憾的是,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这个牌子没能在全国打响。南平市美众制衣公司也曾尝试着打造品牌,2000年打出“丁巴王子”牌的服装系列,每天出一个新款式,当时在浙江一带很受认可,但是不久,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原因,这个牌子在竞争中“沉没”。
“要打造童装品牌太难了!”南平市康丽达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洁分析说,制约品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贴牌生产”服装的诸多好处使不少中小企业对“OEM”乐此不疲,产生了经济学上所说的路径依赖思想,小富即安;一部分大的纺织企业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都希望先用贴牌生产扩大再生产,忙于规模扩张;创品牌的成本过高,令有识之士望而却步;树品牌,不是去注册一个商标,获得一个牌子那么简单,还要考虑服装的科技、时尚、审美等元素的含量,这样太麻烦了。
“绿晶之路”的梗阻
业界人士认为,童装虽有打造品牌的难度,但也处于发展的有利时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国内童装市场消费力将十分惊人。
南平纺织服装业后起之秀、绿晶服饰公司董事长黄章频已经看到了这个商机,近两三年来,他们做的“绿晶”系列婴幼儿服饰礼品盒直销幼儿园、小学,把企业品牌理念提交给市场检验,目前已占领了闽北及闽东市场,并打入杭州、广州等大都市,成为省内生产“婴幼儿服饰礼品盒”的最大厂家。黄章频说,这两年,他们每年都设计制作了100多个礼品盒款式参加广交会,全部被欧美商家选中,说明他们设计能力、技术力量已具备自主创新实力。然而,服饰市场款式更新快,尤其是童装,需要不断地创新。但这个创新却受到原料等限制。比如,在泉州,设计师设计好的方案在本地都可以买回来一堆面料制作,而公司的设计师却要根据从泉州一带买回来的面料设计方案,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设计创新能力。
的确,这几年,南平市中心城区制衣总量每三年就翻一番,但与制衣企业相配套的织造、染整等一些辅料生产企业发展却相对滞后。企业由于投入资金大,技术要求高,还处在规模偏小、低水平投资状态。南平织造企业目前有9家,大圆机数量95台,由于流动资金的短缺,设备开工率仅50%左右,年产坯布2400吨左右。而全市制衣企业目前年坯布需求量在1万吨以上,因此,坯布需求四分之三以上依赖外地提供。南平现有染整企业3家,设备老化,技术管理落后,缺乏资金,年可染坯布量不过4200吨左右,而高档面料则100%需要从外地采购配套。同时,电脑绣花能力不足,高档圆网自动印花工艺的空白,高级后整理能力的薄弱,等等,都成为产业扩张和提升的“短脚”,也使“造牌”之路更加举步维艰。
要改变现有制衣企业相互压价抢订单,单纯的价格竞争现象,代之以创立品牌提高品质来提升南平针纺业的竞争力,这已成为我们纺织业同行有识之士的共识。从长远发展来看,创自已的品牌,生产自已的产品,企业的利润高了,员工工资高了,用工难问题也可迎刃而解,这是促进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最好出路。随着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今后几年,南平纺织服装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一些企业也在跃跃欲试创立自己的品牌。我们期待着南平纺织服装业自主品牌的诞生。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