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水平:在“交融”中提升
——博洋家纺副总经理范江谈家纺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家纺行业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品设计开发、市场竞争、文化提升、品牌运作等等。日前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宁波博洋家纺公司副总范江先生。这位年轻英俊的副总还兼任宁波服装学院博洋家纺分院名誉院长,精明强干又不失儒雅,见解十分独到。 核心:在于提升设计文化 范江认为,家纺行业一系列难题的核心是设计问题,设计水平的滞后是制约家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现在家纺行业存在着一个怪圈:由于设计的制约,难有高文化审美价值的产品,因而打不开潜在的市场,从而导致消费者的信息难以反馈给设计师,又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高。 如何打破怪圈?范江认为关键要靠家纺设计文化提升。他说,我国现在的家纺设计处于一个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阶段。从有利方面讲,模仿是一条捷径,有利于家纺文化的快速提升,进而带动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从不利方面讲,一味模仿,使我们的家纺设计没有自己的本土社会文化根基,我们设计师的灵感往往不是来自客观本土社会文化的总结,而是来自设计师纯心灵角度,而这种纯心灵角度的设计本质上仍是对西方的模仿。本土社会文化缺乏造成的家纺产品与消费者的文化审美要求严重脱节,难以激发潜在消费力量。目前,我们优秀的植根于本土社会文化的原创家纺设计产品很少,原因即在于此。 交融:设计水平的最佳体现 如何提升家纺设计文化?范总认为,我们必须解决的这个问题:如何把西方家纺设计文化嫁接到我们本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换句话说,现在中西家纺设计文化处于“交错”的状态,纷杂无序,理想的状态是“交融”。因此,可以说“交融”之时,就是家纺设计文化提升之日。对于“交融”状态的到来,范江很乐观,“这并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努力,随着家纺行业的逐步成熟,家纺文化提升自然而然的事,目前困境是家纺行业成熟期到来前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关于家纺行业的成熟期,范总这样认为: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家纺行业的导入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进入成熟期,是家纺行业最容易盈利的时期,也是家纺设计最容易得到消费者配合的时期。中国2003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家纺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进入导入期。而东部沿海很多地区人均GDP已达到或接近3000美元,标志着东部沿海进入一个相对成熟期。 竞争:家纺业整合的必然 关于家纺市场竞争,范总认为时下所称的“日趋激烈”不妥。东部沿海地区家纺行业正进入一个相对成熟时期。按发达国家惯例,进入成熟期,家纺在纺织服装市场的份额可达三分天下有其一,日本则高达40%。因此,目前可供国内家纺企业拓展空间很大,企业间的竞争与其说“日趋激烈”,倒不如更准确的说是一场“圈地运动”。家纺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去尽情圈占自己的消费群,完全不必靠侵占别人的市场来取得竞争优势。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的结果是逐步把家纺潜在的消费市场开发出来。把目前的竞争态势放在整个家纺发展历程来看,恰是家纺大时代到来前夕的一个必然经历的整合过程。 品牌:关键在于文化审美 关于品牌,范江认为,品牌是一个符号,是产品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是产品表达自身信息的载体。中国家纺真正做品牌是从80年代开始,80年代之前,家纺产品只注重使用价值,80到90年代,家纺作为商品,对文化审美价值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我国家纺行业做品牌更多的是采取模仿国外的方式,不是自身孵化。关于如何做品牌,范总认为品牌除了使用价值,更多的包含文化审美等附加价值,文化审美价值越集中,越能讨消费群喜欢;对消费群宽容度越大,品牌就越成功;每个品牌都应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消费群,针对一个定位群表达的文化审美内容越多,品牌越成功。 商机:奥运助推家纺大时代 范江认为,2008年奥运会是家纺进一步发展的良机,从短效看,奥运会必然带来人流、资金流和物流;从长效看,中国经济将以奥运会为契机,人均GDP加速向3000美元挺进,意味着全国家纺行业成熟期到来的加快。无论短效还是长效,家纺都将大受其益。中国家纺界应抓住机遇,为迎接家纺大时代的到来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