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创业的成功之道
———中国埃及尼罗纺织集团总经理李静林一席谈
中国埃及尼罗纺织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带料加工服装生产和出口的中国独资企业。该公司是由江苏舜天集团和上海大龙国际有限公司共同考察后,在埃及塞德港省公共自由贸易区开办的。自2000年底建成投产以来,企业目前已拥有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650名工人,年产100多万套成衣的中型企业。企业的利润年年大幅增长,成为中国在埃及经营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记者从开罗往北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埃及著名的地中海港口城市———塞德港。进入自由贸易区大门,离此不远的一座白色三层小楼即是中国埃及尼罗纺织集团所在地。公司总经理李静林简单介绍了公司自2000年底建成以来生产和经营的情况。他说,公司之所以决定到埃及设厂生产,一方面是看中了埃及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中心的战略地理位置,二是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有利条件扩大服装出口市场,同时降低服装生产的成本。
让工人劳有所得
在谈到企业经营成功的经验时,李静林说,要在埃及成功创业必须闯过三道关。首先是过艰苦奋斗关。2000年10月,他从国内带领30多名职工赤手空拳来到塞德港自由贸易区,在一无厂房宿舍,二对埃及的国情一无所知,对当地语言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开始了在埃及的奋斗历程。半年之后,厂房终于建起来了,但招来的埃及工人全无生产经验。埃及全国都实行计时工资,如何才能提高工效成为最头痛的问题,虽经多次调整,但收效甚微。为此,在向公司总部报告后,厂里决定实行全额计件工资制。这个决定一经公布,第二天,全厂无一人上班。经过几天的说服工作,一部分技术好的工人开始上班,几天之后上班的工人达到90%。为了给工人鼓劲,工厂财务部门每天张榜公布当天每人的劳动所得,当工人们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后,干劲倍增,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与当地文化社会融合
第二关是过融合关。李静林说,来埃及工作对中国员工是个全新的课题,不但语言不通,而且生活习惯都与中国完全不同,因此如何与埃及工人融合好是大家遇到的又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厂领导要求大家学习阿拉伯语,同时教育他们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俗。这样,中国工人与埃及工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关系极为融洽。
记者在车间里看到,工人们个个埋头苦干,没有人交头接耳,东游西逛,裁剪组、缝制组、熨烫组、质检组等班组工人各司其职。不但如此,李静林还十分重视与当地政府的融合,经常注意学习当地法规法律,避免违犯规定,同时注意尊重当地政府机关的领导,与他们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海外创业是互利共赢
第三关是处理好荣誉待遇关。李静林说,来这里的中国工人都是厂里的骨干,工作辛苦,但待遇都不高,为了国家纺织事业的发展,按规定工人是三年一轮换,中间不回国,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做出奉献,没有一人闹待遇。大家一心一意要把厂子办好,为国家多做贡献。
尼罗纺织集团打算今年再投资60万美元,把生产车间进一步扩大,工人由现在的650人增加到1000人,争取产量翻一番。在李静林眼里,埃及简直是个聚宝盆,处处是商机。他说,现在全球油价高企,中国国内水电紧张,而埃及不受电力和水资源紧缺的困扰,油、气、电和水的价格比国内要便宜得多,仅这几项就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成本,埃及的劳工成本也不比中国高。更重要的是,从埃及向美国出口纺织品不受配额限制,工厂可以保证开足工时。去年,埃及与以色列签署了合格工业区的协议,他们厂也因此而受益,现在工厂的产品向美国出口不但不受配额限制,产品输美享受零关税,而且还可享受埃及政府的奖励政策。
李静林深有感触地说,在埃及投资创业成功,中埃双方共同受益,是双赢的结果。中国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勇敢走出去,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才是现代中国企业家应有的魄力与胸怀。(朱国才)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