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冷”对“热”商机
今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正式实施后,贸易区内7000多种商品陆续降低关税,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很多商机,但到目前为止多数企业对这种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并未作出积极的反应。东盟专家认为,面对日益完善的经贸合作机制和日趋成熟的国际市场,我国企业应该抢占先机,尽快进入角色。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朱振明认为,这个“降税计划”对我国企业实现出口多元化,降低进口东盟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成本,吸引东盟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东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重大意义。
然而,面对如此良机,不少外贸企业却并没有制定相应方案和计划。记者在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采访时发现,目前,一些企业的发展难以适应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要求。
三大因素降低企业热情
首先,大多数外贸企业基础薄弱、规模小、资金少,缺乏竞争力。目前,云南省向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80%以上是初级产品、普通商品和传统产品,加工制成品、紧俏商品和创新产品少。
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说,除了加工贸易商品以外,广东出口到东盟的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大多为贴牌商品。此外,广东“走出去”投资的企业规模小,平均投资规模为140万美元,且这些企业多是贸易型企业,生产型企业极少。
第二,一些外贸企业缺乏大局观,同类产品形成恶性竞争。不法企业甚至将假冒伪劣产品出口到东盟市场。
记者采访了解到,现在,我国不少省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出口结构方面极为相似,向东盟国家主要出口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因此相互竞争在所难免。
“适度的竞争是需要的,但更应协调统一,整合优化各种资源。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发达国家跨国集团”,梁耀文说。一些东盟国家消费者对中国商品质量差的印象还没有消除,如越南、柬埔寨等国消费者宁愿购买欧美二手摩托车,也不愿买中国新车,这对中国产品和企业非常不利。
第三,缺乏开拓东盟市场的优秀人才。许多“进军”东盟的企业为何终究放弃想法,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反映,对各国出台的政策、相关规则、市场不了解就无法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果贸然、盲目投资,只会失败。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许宁宁说,尽管我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也在积极培养东盟人才,但既懂东盟各国语言、又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及专业知识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满足不了外贸企业的需求。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