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哈尔滨商业正在经历一场复杂的变革——机制转型的阵痛,或者迎接新业态的喜悦,各种感受含混其中。
改制是方向,但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要实现哈尔滨商业零售业整体的飞跃与突破,仅仅依靠机制转变还是不够的。因为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一些改制后的商企经营效果并不理想,又在进行第二轮改制。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大商场长期低迷,甚至进行改制后仍没有改观,往往不是由于资金、营业面积等原因,而是败在经营和管理的细节上,这其中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一些商家在定位上陷入集体“迷失”。
“千店一面”,一位参加哈洽会的外地客商这样概括他对哈尔滨零售业的印象。这话听起来多少有些刺耳,又比较绝对化,但当我们迈进哈埠一些商场时,却总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相近的经营规模、相近的装修风格、相近的商场布局、重复的商品品牌,连促销海报都“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一个国际大品牌的八次考察
据了解,受哈尔滨市一家高档百货店的邀请,世界级品牌LV(路易·威登)先后八次来哈考察,但迟迟没有敲定结果。
据透露,这个招商的过程并不轻松,为了争取这一国际品牌入驻,该商场工作人员奔波香港、上海等地反复游说,并开出买断、免费装修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另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市另外几家大商场也曾与LV进行过接触,但结果大同小异。如此真诚的态度、如此优厚的条件为何仍难以打动LV?
据业内人士介绍,像LV这种国际一线品牌,选择市场非常严格,要求所进商场的定位与其一线品牌的地位要相匹配,说白了,LV不愿意与低档次的商品一并呈现。据悉,LV的徘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哈尔滨市这几家百货店在定位上存在问题——既要追求国际化、高档化,又要兼顾平民化,难弃低档货。这样混乱的定位使LV举棋不定、难下决断。
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市许多商场在定位上都显得过于“顾全大局”,一些低档货与大品牌混杂一处,看起来给人以“打补丁”之感。
一件地产服装的“国际名牌”标签
据悉,哈尔滨市许多商场在开业之初都进行了定位上的策划,但在实际招商和经营过程中,却使原本的定位变了形、走了样。
日前,消费者张女士来到哈尔滨市一家开业不久的商场,在一处名品区内购买了一件女士时装,售价为688元,这件服装品牌是一个外文译音,营业员介绍说是“国外名牌”。过了几天,张女士在一条地下服装商业街却意外地发现,她身上穿的这件“国际名牌”正在出售,挂的是另外一个标签,产地标为哈市地产,标价仅为328元。
记者在中央大街一家今年初开业的商场内看到,至今还有部分摊位挂着“正在装修中”的幕布。据了解,由于招商的问题,一些商场的定位被迫作出调整,一些原本该引进名牌的经营区,由于暂时未能完成,只能临时以其他品牌的商品进行补充,所以,个别商场才出现了以本地一些低端品牌服装冒充“国际名牌”的情况。
一个老字号的“向后转”
据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对哈尔滨市10家大型商场的一项调查显示:各商场间商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各商场间服装品牌的重复率约为60%,而鞋类商品重复率最高,达到80%—90%。在该项调查中,76%的消费者表示,没有“情有独钟”的商场,购物目标往往在同类商场中“任选”,“因为各家东西价格都差不多”。
“这个‘差不多’表明哈尔滨市一些商家在定位上‘差很多’。”长期研究商业零售业的哈工大教授李东表示,哈尔滨市一些大型商场在定位上不明晰,风格雷同,缺乏差异化竞争和独特吸引力,是导致哈尔滨市商业整体上难以实现突破的一大症结。
在谈到“没个性”的历史原因时,李东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受郑州亚细亚等影响,哈尔滨市刮起了一股“商业升级”的风潮,兴建了北苑、大世界、江南春等多家大型商场,这些商场多数是“高、大、全”的风格,虽然也曾风光一时,但后来大多数却陷入衰落的困境。虽然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定位和风格上的相互模仿,消费者同样的“印象分”也使这些商场难以“分兵突围”。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后,哈尔滨市新开的一些大型商场又有同质化定位的倾向。
但李东表示,近几年来,哈市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家在寻找个性化定位上开始实现各自的突破,比如红博世纪广场,经过一系列的主题策划,从内到外已日益呈现出“时尚、活力、诚信”的鲜明特征,其定位给人以“白领品牌名品店”的强烈印象。新入驻哈尔滨的北京燕莎名品折扣店,则力图展示真正的“OUTLET”品牌折扣店形象和内涵。
在谈到个性化定位选择时,李东特地提到哈尔滨市一家老字号商企——同记。在经历了“求大、求全、求高”而且长期经营低迷后,今年4月,同记突然决定放弃家电、文教等经营,转而“专营”鞋帽和超市,亦即老同记的经营范围;目标消费群也以幅射道外区为主。在一片质疑和议论声中,同记“向后转”的调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一个月的时间内,同记的营业额翻了一番。
李东表示,并不能说同记的“向后转”是唯一正确的定位选择,但商家根据自身条件及周围的环境,选择个性化定位继而进行差异化竞争,则是现代商业丰富多彩、持续繁荣的必要前提。
来源: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