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产企业对针织圆机的个性化生产要求逐渐提高,天津市针织技术研究所李哲在参观今年的第十五届上海纺织工业展后认为,针织圆机正在朝着既高速高效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综观第十五届上海纺织工业展览会展出的针织圆机,可以概括出这样几个关键词:特色机型、节能环保、高速、高稳定性、降低投入。
特色机型受青睐
从展会可以看出具有灵活性、个性化的特色机型逐渐受到客户的青睐。比如,长期以来调线器的体积是制约针织调线机路数提高的瓶颈,而广东高要市键铧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JH-2DK-4CSJ 4色调线单面机,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具有专利技术的调线器。该设备具有独立剪纱功能和防棉絮堵塞设计,采用特殊设计的控制传动机构,无需使用导电环选针器,只要调线器接上数据线即可独立控制选纱,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机械磨损,同时大幅减小了装置的体积。此外,简单的喂纱传动装置使其工作动程更短,机器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更高。
新加坡利达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台UPX-3SK 型高速单面机,筒径为762毫米,路数90F,机号28针/25.4毫米,速度可达45转/分钟~50转/分钟,即使在加氨纶编织时,速度也可达到30转/分钟~35转/分钟。该机采用导纱器圆盘和中央升降联动结构,只需调控升降就可以使导纱器的喂纱角度和三角相对于导纱器的位置恒定不变,有利于提高工艺的可操作性;相邻三角之间的针踵过渡采用较小的针道间隙,此结构可以使机器获得更高的转速,且机器运行中噪音和共振较小,织出的布面也更为平整;导纱器为陶瓷结构,采用吊纱嘴的设计,配合中央吹风的三位多孔喷风结构以及加油器的喷雾结构,更有利于机器在高速运转下的稳定、清洁和散热。
永信电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推出了两台具有可变筒径功能的双尺寸大圆机,一台是762 毫米/864毫米互换筒径单面机,另一台是864 毫米/965毫米互换筒径双面电脑提花机。以JC-HS3F 型762毫米/864毫米互换筒径单面机为例,当设备为864毫米筒径时,路数为102F,当需要转化为762毫米筒径时,只需将织针三角和沉降片三角路数减为90F,其他都按照一般大圆机更换针筒的方式进行即可,不需要额外更换三角。这项新技术可大幅降低企业的设备投入,受到中小型针织企业的普遍欢迎。
天津田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台可自动改变压针的小筒径罗纹机,该机可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改变压针三角的位置,从而能编织出疏密有秩的罗纹织物。它可广泛应用于毛衫、羽绒服等服装的袖口、下摆,医用手术服,弹性绷带,胶靴里衬,工业管材里衬等。与传统的使用罗纹织物缝制生产的方法相比,该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节能环保下功夫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各家制造企业也开始在节能降耗上下起了功夫。以振富针纺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一方面在日常的生产中,加强管理、更换节能设备,降低自身能耗;另一方面,在进行大圆机设计时,通过加强润滑、提高设计精度等方法,减小机器运转过程中的阻力,降低设备耗能,以便于使用该设备的企业节能减排。
另外,永信电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圆机应用了其自主研发的JA-CMS 型高转速浸油式编织组,该设计可有效减少机器能耗,降低客户生产成本。该编织组由5 个部件组成:浸油式针筒、浸油式三角、织针、间隙微调式心脏、均匀可调式油路,各部件之间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了机器的磨损,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下面从两个主要方面予以说明:一是浸油式针筒。在传统针筒的基础上,改进针筒的结构,减少织针与针筒的接触面积,针油在浸油式针筒内部也可有效地储存,减少了织针与针筒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了摩擦阻力,减少了机器能耗,提高了织针与针筒的使用寿命。二是均匀可调式油路。在喷油机和编织组之间加装数个可调抵抗式比例分配器,喷油机的油管连接在数个分配器上的进口处,而出口处的喷油管和心脏的喷油嘴连接,这样可有效增加喷油管的数量,而且每个喷油管的喷油量都可以通过分配器上的调节旋钮单独调节大小,这样就可以均匀有效地控制喷油量的大小。
织造过程中如果织针损坏,会引起坯布出现长疵点,造成大量浪费,因此在生产中需要挡车工格外用心,经常检查布面。由于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提高,织造厂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自动检测坏针的设备,于是大圆机断针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现状与存在问题
多年来,大圆机机械制造领域鱼目混杂,在针织行业整体形势良好的时期,如2005年~2006 年,很多依靠组装起家的大圆机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当时纬编针织品外贸订单数量激增,这些质量、价格不一的大圆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刚性需求。
但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市场对大圆机的需求减弱,尤其是2011年,国家通过加息和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缩紧信贷,使针织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购置设备的意愿进一步降低,导致市场出现大圆机产能过剩的现象。
在新品研发方面,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导致企业维权的成本过高,降低了企业研发新品的热情。很多大圆机企业一方面由于害怕被其他厂家抄袭,因此不愿进行研发,另一方面又紧盯其他企业,希望能将其新技术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这样的现状也极大地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针织圆机市场的重新整合在所难免,一些依靠组装生产的厂家会自动被市场淘汰,而一些优质企业则会被其他资本雄厚的企业并购,相信未来的国内大圆机市场会出现新一轮洗牌过程。